即便是对于混合动力车型,也可以采用轮毂电机作为起步或者急加速时的助力,正可谓是一机多用。
同时,新能源车的很多技术,比如制动能量回收,即再生制动,也可以很轻松地在轮毂电机驱动车型上得以实现。
不过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也并不是没有缺点,目前他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来至于他的两个缺点。
他的第一个缺点就是,使用了轮毂电机装置,会很大程度的增加车子悬挂的弹簧下质量,还有一个难题就是轮毂电机的转动惯量,这两点都会很大程度的影响驾驶员对车子的艹控姓。
对于目前的普通民用车辆来说,广大的制造厂商常常用一些相对轻质的材料比如铝合金来制作悬挂的部件,以减轻簧下质量,提升悬挂的响应速度。
可是轮毂电机恰好较大幅度地增大了簧下质量,同时也增加了轮毂的转动惯量,这对于车辆的艹控姓能是不利的。
但是如果这样的轮毂电机是应用在电动车,或者是混合动力车上面的话,考虑到这样的新能源车型大多限于代步,而并非是追求动力姓能,这一点也就谈不上是什么特大的缺陷了。
而对于大型的卡车或者是客车而言,艹控姓就更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对于那样的大型运输车辆而言,节能,慢速,安全则是要考虑的关键要素。
而轮毂电机驱动的第二个缺点,则是这种驱动系统的致命缺陷,目前这种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之所以并没有能够大规模的推广开来,也正是因为这个缺点。
这个问题就是密封和散热的问题!
很明显这套驱动系统就是要把电机整合在车轮里面,这样一来当车子行驶在路面上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特别复杂的路面情况。
比如车子要涉水,或者是走一些烂路,这样就会很严格的考核车子电机系统的密封问题。
因为如果电机进水,或者是进来灰尘,就会大大的影响到这电机的驱动功能。
而且电机在工作的时候,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因为这个电机所在的特殊的车轮部位,你很难能够在这种轮毂的部位上再给这些电机配上一个水冷装置,而且如果采用风冷形势的话,一旦要是车辆在夏天或者是伏天工作的时候,往往路面上的温度比空气还要高,尤其是在走走停停的拥堵的都市交通环境里。
这样一来一旦散热不好,就很容易会造成电机被烧坏的问题。
如果采用给电机开孔散热的方式的话,这又和电机要求密封防水,防尘的要求互相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