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大收购 下(1 / 4)

洛迦南和燕秋荻通过跟杰瑞-凯瑟克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结果商定了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格150亿港币,拿下了怡和和置地各40%的股份。不过真要说起来,并没有花多少钱,因为这150亿中,有将近一半的钱是在嘿市上用美金1:20兑换来的。

接下来就比较简单了,双方签署了秘密协议。而就在一边签署协议,一边付款的时候,唐朝基金和炎龙发展银行,开始暗中吸纳置地的股份。等到付清150亿港币的时候,已经在狂跌的股市吸纳了30%的股份。

当顾伟奇拿到怡和和置地的股份协议转让书以后顿时大喜过望,因为怡和与置地涉及的产业实在是太多了。包含金融银行、教育、地产、基建、餐饮、百货、服装、科技、航运、牛奶公司等等林林总总涉及十多个大的行业。虽说花费了150亿港币,但是比起未来的收益算起来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

不过虽说洛迦南和燕秋荻收购怡和与置地做的比较隐秘。但是当洛迦南以绝对的股权入主怡和和置地的时候消息还是很快地透露了出去。一时之间,媒体为之震动,就连内地政斧也为之侧目。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收购英资老牌产业,那绝对大涨了中国人的威风。

尤其是怡和比之李超人控股的“和记黄埔”都要要有过之无不及。现在已经开始扭亏的“和记黄埔”每股的股价仅仅为5港元,总股本才5亿多股。这也意味着,和记黄埔基本上仅仅值二十多不到30亿港元的样子。本来和记黄埔可是市值200亿港币的,足见这次股市跌得有多么惊人了。

但是顾伟奇知道,到84年的时候和记黄埔的业绩忽然三级跳一般的年年大增。光是84年李超人旗下的和记黄埔宣布每股派息4港元,给股东派发是总红利规模达到了20多亿。

长期、稳定的增持和记黄埔,对于顾伟奇来说,那是毫无疑问的明智选择。因此在让洛迦南整顿,梳理怡和也置地产业的同时,便命以燕秋荻为首的“唐朝基金”开始暗中吸纳和记黄埔的股票。

而就在香江地产和股市双双暴跌时,给佳宁集团提供了诸多担保的益大集团董事局主戏钟正汶见势不妙,仓皇逃离了香江,留下了20多亿港元的债务。佳宁的神话被戳破,就此可就苦了那些佳宁在辉煌时期与之狼狈为奸的银行家们。

当初的佳宁置业借壳上市,便是由金牌操盘手詹培忠穿岑引线,钟氏家族卖给佳宁集团“汉美企业”,佳宁集团以“汉美企业”作为壳资源,借壳上市就此一手缔造出了“佳宁置业”的所谓神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