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期,每家每户都努力打野菜养猪,猪无不养得像野猪似的毛耸耸瘦翘翘,一年才能长到120多斤毛重。养一头的,必须上调给国家,能得到30来元人民币,这也许就是一个家庭一年所有的现金了;养两头的,上调一头,自己可以杀一头过年,70多斤肉一家(普遍七八口人)要吃12个月,但能够杀年猪的家庭,十家也只有一到二家的样子。即便能杀年猪,将这70多斤连皮带骨的肉用火烟熏成腊肉是必需的,若非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一家上下那怕是眼睛都饿绿了,也休想开荤!
每年春节前后至秋收,两三个月没有吃过一顿尽白米饭尝过一次肉腥味,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孩子们(其实大人也同样)不饥不馋那才奇怪,只是大人们似乎都像开篇提到的燕子,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先顾及只要有食物与水就能成长的孩子们。
话归正题。这顿中午饭之所以如此简单,因为大碗大盘二十来道精华的菜都装到了三四个大竹篮里,要拿到山上祭祀先人后,大家方可以享用。上坟的过程,在中国这片土上,无论天南地北河东河西,其实皆大同小异,闭着眼即可想象,有一队大大小小的家庭成员各尽其能,背的背包,提的提篮,拿的拿刀,扛的扛铲,浩浩荡荡向一处处有先人安息的地方进发。每一处的祭祀礼仪都完全一样,绝不亲此薄彼——为先人的乐园打扫杂物、插标、挂幡、摆席、斟酒、贡饭、倒茶、点香、点烛、烧纸、排队叩头、放炮、消除火星隐患;最后一处的先人飨祭后,虔诚的劳动者们便在坟山上摆一桌供自己享受的宴席,大人小孩虽然都席地而坐,但无比自由,吃的喝的也全是冷盘冷碗,但样样皆挑动人的食欲。
今年挂纸,为照顾父亲尽早赶回学校工地,特地分兵两路同时进行,进度非常神速,下午五点不到就已在约定的最后一处坟地会合。祭祀礼毕,父亲匆匆吃了点东西,把我叫旁边交待了一番,向大家打了个招呼,就小跑似的朝望月岭——思源中学的方向赶路去了。
父亲刚一离开,这家联的孩子们立即活跃了起来,似乎每个人等待这一时刻已经很久了似的。歌梦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家,都忘了淑女文雅便是德,将本该内敛的身体尽力前倾,把手伸得老长夹放在远处的菜,并乐呵呵地说:“啊,我们家的‘镇山之虎’终于离开了,大家都不要客气,放开肚皮吃吧!”
歌晓风从不会输在争吃上,但他在这家孩子中最为年长,时刻都要扛着主持正义的旗帜,这不,刚一见有人在放肆,马上就以一种打击人的语气回应道:“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