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已站起,且目光均望向刘宏。
刘宏懊恼、气愤,但又无奈。
天子,也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肆意妄为的。
若是可以,还要什么帝王之术,还要什么权衡,还要什么宦官为四肢。
虽是无奈,但他也只能站起身来,望着众人道:“既如此,那便依杨明所言,蔡邕记录,今日所论定为《太学通义》,昭告天下。”
言罢,刘宏甩袖离去。
众人恭送刘宏。
袁绍此时的心情也好转许多。
杨明确实做到了不可思议甚至不可能之事,但那又如何呢?
他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人,天子。
得罪天子之人,能有何好下场?
想到此处,他或许该去学习一下何为郑学。
他或许不是意识到郑学可以统一经学之人,但是他可以做下一个。
他袁本初最大的本事并不是谋划,而是隐忍,是养望。
这天下没有第二个能如他这般服丧五年之人,一时得失并不意味着最终胜败。
留给他的时间,仍有很多。
刘宏离去,众多士人也都准备起身离去,他们要把太学论经的结果去告诉各自的家族,也去告诉身边的士人,今日的他们,是经历了何等不可思议之事。
但是在离开之前,先从卢植开始,众多经学弟子全都向杨明行礼后再离去。
就如同杨明今日所做到的事一样,古、今文经弟子向同一个士人行礼,也是古往今来第一次。
直到最后,杨赐才上来。
他并未说话,只是用一手握着杨明的手,然后用另外一只手轻拍杨明的手背。
最后,他拉着杨明一起往外走。
杨明并未抗拒,虽然杨赐未说,但他知道杨赐是用这样的方式宣告杨氏对他的支持。
这或许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毕竟此时论经结束,大局已定。
但,其实即便在之前,杨赐和杨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并未因为他的“判出”说他的任何不是。
天下间还有其他哪个世家能做到这点?
而且此时虽说大局已定,但他也不可避免地惹怒了刘宏,杨赐的这种做法还是在保护杨明。
他们走出了东观,此时外面因为执金吾和卫士的离去,太学内乌压压的全是士人。
杨明一出来,瞬间吸引了周围所有士人的目光。
然后,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出现了一条大道。
那是士人们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