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村负责在村里选厂址和负责在外面考察市场的人员各司其职的当天张小川和陈光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马不停蹄依次在二区、三区、四区商讨创立品牌的事,张小川和陈光明在二区、三区、四区的时候,提出各村可以搞家禽养殖,村里安排专人收购鸡蛋、鸭蛋,收购好的鸡蛋、鸭蛋由王小勇经理派人来收,四个区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没有资金来源,张小川是亦喜亦忧,喜的是大家对创立品牌搞特色农业经济充满信心和希望,有了品牌意识,忧的是如何招商引资筹到巨款,以确保品牌工程的顺利进行。而想招商引资只能过完春节以后,才能出去活动联系。
九个行政村收到扶贫款后按自己的计划修补学校房屋、破损的窗户和横梁等,先打个初步预算,乡亲们还自筹了一部分资金,然后进一些水泥、黄沙、砖瓦,窗户玻璃,还有一些其它辅佐建材材料,木料各村都有,用来打窗户,换梁,然后组织本村的泥瓦工、木匠和一些小工,所有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开工了。
十八万扶贫款分发到九个行政村以后,张小川和小陈白天在各村遇事做事,学校房屋修补就帮着扛木头,提灰、搬砖瓦,有的村开始建造竹木大栅,他就帮着设计,帮着搭栅,他和小陈帮着乡亲们做事的同时,还喜欢询问乡亲们家里的生活情况,田里的收成如何。让张小川大喜过望是,各村乡村老师的报名人还不少,大多都是二十左右的女孩,有点女孩还是家人打电话从外地回来的,她们的积极性都很高,都想为自己家乡出一份力,尽一份心。张小川的所作所为使他很快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都喜欢他的平易近人和随和。说实在他和小陈都是农家子弟,从小就帮父母下地干活,什么扛木头,搬竹子这些体力活,根本累不到他们,加上他们又年轻。但是群众不这么认为,大大小小还是一个代理副镇长,这么打得粗。张小川和小陈在巡村的时候,曾在两个村遇到张镇长安排的农业技术员,下乡给接受培训的乡亲们在学校讲课。他在窗外看过两次,听课和讲课的都很认真,当时他在想培训农业技术员没有必要非到县城接受培训,各镇完全可以自已消化,每个乡镇多少总有几个专业的农业技术员,今年是不谈了,时间安排不过来,只能明年过了元宵节之后,在镇上找个地方,白天农业技术员轮班为学员们讲课,这样人轻松一点,学员就是各村想当农业技术员的年轻村民。上午学下午还可以返回,一个月培训下来个个也应该学得差不多了,往后自己在实践中慢慢积累更多的农业知识,平时还可以相互切磋和交流,不懂的方面还可以随时请教老师。但张小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