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再恢复这样,我有一本书教的,就做“six-weekleanwalk”,全程下来跟我现在跑的速度差不多。
宝贝晋晋:对!换个高端的说法:听从自己的身体。我都是土法上马,边跑边学,发现很多理论恰好跟我自己实践过的做法差不多道理。我也不想专门按一种方法跑,随便跑吧,能快就快点,快不了就慢下来。
因为跑友邀请,我报了半程越野赛,24号,不知能否在规定时间跑下来,等我的好消息哈。21公里他们说相当于公路跑35公里,挑战下自己。。
还沉浸在带伤还能刷新PB的喜悦中,差点忘了自己是参加海峡两岸赛的,还是后来回宾馆洗完澡后,才接到罗德曼的电话,说周其祥在现场看到我们好像得了第一名。当时我们都不敢相信,算了下平均255的成绩怎么会得第一呢?有疑惑,也有兴奋,连午饭都没吃就决定回现场看一看究竟。
到了现场,很多参加海峡赛的选手都在静候名次,等待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终于,我在跑吧老大顾斌的成绩单上看到了:第一名,上海浦东新区队,总成绩11小时42分49秒,最佳成绩,2小时42分21秒(周其祥)。
我们在激动之余,静静地等待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那一刻,直到下午2点半,颁奖仪式才开始举行。前三十名的每但是苦功夫好看各回各家。个队伍派出一名代表上台领奖,我们让成绩最优秀的周其祥上台领奖,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我的第三个厦门马拉松,在有伤且没怎么训练的情况下,不仅刷新PB,还帮助队伍取得海峡两岸城市马拉松邀请赛第一名,可谓大获全胜。也许态度决定一切,正是我对厦门马拉松的那份热爱,鼓舞着我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用双脚丈量美丽的环岛路,一步一步跑向胜利的大门。
厦门马拉松的精神是“永不止步”,我希望带着这份追求与热爱,见证厦马的沧海桑田,永远地跑下去。平时就可以吃,但不可过多,否则会增重。如果比赛需要,每次长距离拉练前1-2天可吃一根。赛前一周可天天吃,每2天1根或者每3天2根,吃得太多会蛀牙。比赛当天早上千万别吃,否则会总是想去WC。
其实,我每次跑完比赛写总结的目的,一是尽量写出当时最真实的情景与感受。许多年以后,当自己再看到这些文章时,能回忆起当年赛场上的情景。二是我会将一些经验,以及训练方法、赛前如何做准备等分享给其他跑友,例如北马为什么会失败,厦马为什么会成功等,希望跑友们通过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