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无疑是重要的。精英人材死后与普通人享受不同的待遇,皇帝和精英的尸体被涂成木乃衣,他们的灵墓制作精良,是他们意图通向天国不可或缺的平台,意要永久保存。
关于灵魂,这位中东学者认为,在死亡世界,生命力或者说精神是不朽的,而灵魂则视为与个人的属性相连;人死如灯灭,灵魂离体而去。韦格纳还说,美国人关于灵魂的概念在埃及人听来是模糊不清的。尽管历史上,或考古学上,埃及没有什么可资宣扬的东西,但埃及文明可说是直击生命灵魂学说的边界,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现场从事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美国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劳伦思e·斯塔格提出相应解释:“在那个时代,该地区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温合型的遗产,”具有书写特征,被赋予艺术和考古的双重价值,堪称从伊朗时代以来,一项真正含有上古中东社会信息量的发现。
那么这个令科学界刮目相看的发现究竟是什么呢?那是一块重达800磅的玄武岩石埤,3英尺高,2英寸宽,它是东方研究院在位于neubauer的辛色利(zincirli,今土耳其旅游景点)寻找第三纪地质年代证据时发现的。此项发掘工作可能将继续7年或更长时间,得到了现在芝加哥的原住民豪门neubauer家族基金会的一部分支持。
此石埤现场被采掘到的地址是在位于土耳其加济安泰普省(gaziantep)的一个名为阿斯拉希(islahive0的城镇附近。此城当时被控制土耳其中部的泰希王朝所掌握,嗣后变成一小独立王国的首都。公元八世纪,此城仍是该国王的的所在地,石碑的主人,帕那莫娃王家族也居于此。但是世事难料,风云变幻,昔日的王公贵族也伦为阿萨里王朝的仆人。在阿萨里王朝倒台后,此城市的命运急转直下,以前车水马龙,歌舞升平的地方到公元七世纪荒芜了。
德国人从1888年到1902年远征,首次开启了对这个名落孙山的古城的探索之旅。在那暴露在外的城墙废墟中,显露出峥嵘的石块和泥制的砖,从成形的门上看出有纪念意义的雕塑和文字说明。这些都是第一手的直接证据,显示印欧文化对这个王国的影响。
德国人并未将文化的探索之旅进行到底,残壁断垣仍像以前那样裸露在空气中,直到2006年美国芝加哥的探索队伍进驻。美国人将工作的范围扩大,超过原来的中心城区,此处原本是德国人集中“攻坚”的关键区域。100多英亩的地方现已采用现代遥感技术画出地图,凭此能测定那些损坏了的已堕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