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固生也不便贸然称呼董仲舒为晚辈,只是端起老者的架子淡淡的评价董仲舒,没有人会说他以大欺小为老不尊,辕固生的学术地位和名气早就摆在那儿,教育董仲舒才是应该的。
孔武没有吭声,车厢里不论窦婴。亦或是辕固生,都是他的长辈,长辈交谈不应他来置噱。尊礼永远是孔武最的最好,他弟弟孔安国永远也赶不上他,所以孔安国在家中不受宠,早早的被打发到长安城里跟着族兄蓼侯孔臧混。
过了半晌,两位老人收了声,他才问道:“请问魏其侯,吾那不成器的弟弟现在何处?”
“孔博士自那次之后。无颜在朝廷上立足,已经辞官不做了,听说是在蓼侯孔臧的府里。每日以攻读诗书为乐。”窦婴心里有些遗憾,他没能劝住冲动的孔安国。
这小子连写几十封信寄给同窗好友,还有十几封寄给自己仰望的长辈高人,期望能借几分力气重返朝堂。最好能把少府曹时一起掀翻下去。让儒家的话语权重新抓回手里,不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无功的。
月初发生的一切震惊了天下人,隆虑侯陈蟜、堂邑侯世子陈季须被杀,堂邑侯陈午被免侯,丞相卫绾、御史大夫直不疑、廷尉牛抵、郎中令贺、大农令惠、主爵都尉奴等多名上卿或是主动辞职,或是被破免职,黄老学派的中流砥柱全军覆没,太皇太后窦漪房病重卧床不能理事。这样的重创几乎要了黄老学派的命。
要知道,几十年来黄老学派地位稳固。离不开历代太后的大力支持,从高后吕雉时代起,朝廷就坚持黄老无为治国,薄太后带着年轻的汉文帝来到长安,第一道懿旨是封儿媳窦漪房为皇后,第二道懿旨就强调黄老无为乃国策,任何人不得生出别样心思。
当初多少人想忽悠汉文帝改变国策,都被薄太后一只手轻易挡住,贾谊能顺利的被撵出长安城,灌婴、冯敬等重臣的坚决进言是一方面,薄太后不喜欢空谈大言的儒生也是一方面,汉文帝知道母亲的喜好,所以偷偷召见贾谊时连国策都不敢问,只能谈谈鬼神祭祀方面的礼仪。
到窦漪房当上太后,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死死的压住汉景帝,坚决不许儿子搞出法家刑名之术治国,窦漪房的出身可不是普通人,她是高后吕雉精心挑选培养的宫女,一言一行都有着深刻的吕氏风格,吕后一死吕家覆灭的确极大的刺激她,让她终生不敢和始作俑者列侯闹翻。
但若论及对于黄老学派的坚持,窦漪房丝毫不比她的前主子高后吕雉,她的婆婆薄太后差一丝一毫,坚决捍卫黄老无为治国的国策,那个人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