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英国人的逻辑(2 / 3)

刚刚投入战场,所以城市里还没有防空警报之类的设施。

常常是人们正在干活的时候,敌机就来了,看到天上飞来了敌机,人们才开始四散奔逃。往往飞机下的蛋,就落在了奔逃的人群中。

每天要装卸无以数记的货物,在码头上当搬运工的华工们,能够想象出他们的工作有多繁重。

来到加莱码头的华工营,文祥作了一番调查,调查的结果令人心碎而愤怒。华工们描述的事情是这样的:

华工们在码头干活通常都是十多个小时,这样的搬运工作,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华工们招募过来,完全是奔着薪水来的,英国人与德国人之间的战争跟华工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所以就谈不上什么荣誉之类的东西了。

单就这工作来说,如此繁重的劳动,已经不是人的体力能正常承受的了,也和以前签订的合同有了很大的出入,作为合同双方的华工,就合同效用来说,是完全可以拒绝的。何况时不时有敌机前来轰炸,时时都有人在轰炸中死去。

每每敌机刚刚离开,英国人就会象赶鸭子一样,把劳工们赶去赶紧卸货。对于怠慢了的劳工就会用皮鞭抽。

德国人的飞机刚刚又一次离开之后,所有的劳工被赶上了码头,码头上常常是吊车在上面吊卸货物,劳工们就在下面搬运货物。

正在劳工们搬运货物的时候,吊车吊的货物由于吊着的绳子断开,绳子可能是在敌机空袭的时候受了伤,也可能是由于太匆忙,没有绑牢靠,正在吊着的货物从半空中掉落下来,正好砸在密集的搬运工身上。当场就砸死了4个埃及劳工和五个华工,还有十多个人受伤。

其中有一个华工被货物砸中了双腿,鲜血象泉水一样往外流,但华工并没有死,只是估计就是送医院也是难以救活。英国人为了赶时间,索性开枪把他打死了。

华工们看到这一幕,都义愤填膺,当即就丢下了手中的活,开始对抗英国人。英国人没有给华工们如何解释,就调来士兵开始镇压他们认为的暴乱。又有几个华工在冲突中被打死。

在整个事件当中,华工们都是手里拿着枪的英国人的待宰羔羊,英国人唯一能占得上一点道理的地方,就是装运货物的船只长时间停靠在加莱港码头,如果被德国人的飞机投下的炸弹击中,不但船上的货物会没有了,船只一旦被炸沉,沉到码头边上,会使后来的船只靠不上码头,那么整个码头就报废了。所以英国人才这样不惜代价地赶时间。

但站在华工们的立场上,华工们并不知道这些,也没有人给他们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