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华工的学习(2 / 3)

才开始学习法语的,但自从有一个人来到里昂,并走进文祥的包子铺之后,华工们的学习才被系统化。这个人就是李石曾。

李石曾是来法留学最早的中国人之一,其父李鸿藻在清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个儿子,年幼的时候曾被其父带到慈禧的跟前,慈禧见他行礼如仪,曾夸奖他日后必有出息,并收为干儿子。6岁就熟读诗书,15岁从师京城名儒齐褉亭学习汉学。

1902年,李石曾随驻法公使孙宝琦以使馆生的名义来到法国,当时的清政府是严禁国民出国的,所以李石曾渴望到外面出看世界的愿望,只有通过其父亲的门生孙宝琦以使馆生的名义来实现。在巴黎,入蒙达尔纪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和巴黎大学学习生物。

1912年,李石曾,张继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当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非常支持这件事。后来李石曾在巴黎华工中实验工余求学,1915年发起组织勤工俭学,1916年3月在巴黎成立华工学校,蔡元培等人亲自讲授课程。

李石曾注意到里昂的华工人数越来越多,就来到里昂,走进了文祥的包子铺,看到华工们的学习热情,决定在里昂组织一个华工工余学校。教授华工们法语和必要的课程。

李石曾的出现,给华工们带来了一批国内的精英,他们为华工们服务,首先为华工们扫盲,教他们识字。再给华工们传播思想,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人不要给中国人丢脸,好好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传播中国文化。

李石曾的到来,对文祥的影响很大,让文祥那断崖般冲击带来的困惑,有了答案,祖国的贫穷和落后,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来改变。

里昂有着丰富的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底蕴,1870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在里昂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片《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

出生在里昂附近一个造纸业家庭的蒙哥尔费兄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热空气气球。并且在里昂首次成功飞行。

里昂人茹弗鲁瓦研究出轮船,1783年驾180顿自造轮船逆索恩河上行,首次使用推进器。比美国人要早出很多年。

而来到法国的华工,被分散到了法国的各个工厂,港口和码头。有的受雇于汽车公司,如雷诺公司,有的成为运输工人。有的到了法国的军工厂。这些人都有机会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技术。

李石曾所提倡的这种思想,让这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