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东弘武西有一只耳(2 / 5)

和地方控制那可真是一等一的。

在对待成年皇子的问题上,开国皇帝秦峰也就作出了“祖训”。不搞分封出去那一套。

并且秦峰特别强调,功臣们都没有封地,皇子又什么功劳有封地?

皇子成年后,就在京城赐宅子,就去各部打理政务,干得好有奖赏。干得不好或是干不了,也无所谓。大秦皇家商会有干股,这些干股不能买卖,只有每年的分红。只要不自己败光了。一年年的荣华富贵无忧。

说到大秦皇家商会,那真是后世所有国企的集合体。只是征服军队的采购。一年就是上千万贯的利润,加上民间的交易。再翻两番不成问题。所以弘武皇帝从来不会私用国库的钱,反而每一年都从内库向国库拨钱。

国库有了钱,秦峰做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修路。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嘛。城与城之间,都要青石大道。一来有助于货物运输,二来也有助于军事力量的快速调动。古代没有飞机火车,国家疆域大了,军事力量的快速调动最重要。

这修路方面,后世里做得最好的就属罗马帝国了。罗马帝国打到那里,这路就修到那里。罗马帝国能够掌控广大的土地,这路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说到修路,秦峰不免又想到后世知名的大运河。

其实这大运河,春秋的时候就开始修了。

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是吴国,君主叫夫差。话说吴国攻克楚国、越国之后,挡在他面前的只有齐国。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夺中原霸主地位,他就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

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o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连同了两大水系,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大水系沟通起来。进而完成了江南水系与中原水系的全面接轨,而到了隋朝,又开始挖了,这一次更是了不得,西北长安和北方的北平,一下子就完成了水系的沟通。

从隋朝开始,北方、中原、南方,乃至于西北,都开始了漕运。后来唐朝的盛世,却是隋炀帝大运河的功劳更多一些。

“挖河?不不不……。”

所有的军师全都大摇其头,虽然在秦峰描述的未来下他们心动不已,但还是不同意。

荀彧是主抓内政的军师,拜道:“皇上,若是开始挖了,花光了国库,恐怕也不够。”

徐庶又道:“或者是不修路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