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现在就开始。”王局长笑道。
他开始主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究申奥宣传片。
会议一开始王局长请杨兰说一说上次申奥失败的经验。在1993年我国在申请2000年奥运会时以两票之差落后于悉尼。当时的杨兰就参加了那一届的奥申委。
“93年我们只差了两票,各位也许以为我们运气差,但是作为申奥委的一员我们不能把所有问题归咎到运气上。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只有正视失败才能发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杨兰认真道,她的这番话得到了大家一致点头赞同。
“现在回顾起来,那时候的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有些错误是客观条件不足造成的,但更多的错误是我们的主观意识有偏差造成的。我这里总结了上次失利的一些原因。有些原因大家听了肯定想不到,我当时也没想到。”
杨兰感叹了一声,然后将上次申奥失利的原因娓娓道来:
“首先我们的宣传片画面俗套,反复出现老人打太极和小孩捧鲜花。”
“各国世界级的体育明星纷纷出现在蒙特卡罗的公共场所。签名留念,为自己国家的代表团站脚助威,我们随团的十几位世界冠军。却在下榻的饭店里待命。”
“当外国报纸批评北*京为争办奥运搞了大量人海战术,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具体的环境改善上时,国内却传来十万人上长城的“壮举”。”说到这里杨兰苦笑起来:“我还记得,当初设计这个“十万人上长城”的方案时,包括我都觉得这个点子很棒,能够充分展现中国人们对奥运得渴望和支持,但你能想到适得其反?外国人很反感这一套,人家关注的核心是环境问题,关注的礼仪、卫生、服务。”
杨兰看了看大家若有所思的表情,顿了顿又接着往下说:“当时的中国团派送出去的礼品,也接到一位英国摄影记者的反馈:‘还记得你送给我的印有北*京和五环标志的背包吗?我不想使您难堪,但是那个包没用两天就开线了。’”
“其次,我们当时对外的沟通和公关能力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领导人出席记者招待会都是以能避免问题为成功,而不是主动地跟记者交流,好像总是怕记者提一些敏感的问题。那次我也看到西方媒体对中国,有些也是带有成见。当时有记者问北*京市的副市长张居发,北*京如果没有申办成功会怎么样。我记得当时张居发是开玩笑地说,而且是有上下文的,他就说那我就没脸去亚特兰大了。第二天我看当地的报纸出来的标题就是说“中国官员称,如果北*京不能赢得这次奥运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