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战略下(1 / 4)

?

“俄国的在东线的兵力,应该会在六到八个星期才可能完成集结。//百度搜索:看小说//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也是德国夺取胜利的先机!在这段时间里,贵国在战略上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迅速击败西线,一个是迅速击败东线。

贵国的陆军,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初期,应该说是具有决定xìng优势的,凭着相对完整的动员体系和优良的军事传统,发达的铁路交通网造成的机动力优势,还有整个世界最优秀的军官和士兵,德国在初期不管是对法国和俄国都应该呈压倒xìng的军事力量。

在西线,如果趁着东线俄国的压力不大的时候,集中兵力迅速突破法国边境,攻击法国的腹心巴黎等地带,迫使法国投降,或者是即使不投降,也要趁机摧毁法国的战争潜力,让法国失去大半的战争动员力量。这样的话,就算是达到了贵国初期的战略目标。后面即使是英国跨海前来帮助,但是失去了法国的陆军,英国即使是有再强大的海军也独木难支,西线的军事压力也就不大了。贵国可以从容调转过头,联合奥匈帝国对付东线的俄国。”曹冲说。..

周围听着的德**官们一听自是赞同,这本就是施里芬计划的战略出发点,没有人反对。现在的大家着急的都是洗耳恭听,看看接下来曹冲的第二条东线战略是什么样的。

“在东线,那就是另一种打法,我们都知道俄国的农奴军战斗力极差,国家军事工业也有很大的不足。若是能够在初期俄**事动员还没有到位的时候。联合奥匈帝国在东线突进,毫无疑问会取得巨大的战果。

不过以俄罗斯的国土的广袤。即使是德**队和奥匈帝**队在俄罗斯国土上推进几百上千里,也无伤大碍。触及不到俄国真正的重心。俄国有足够的时间缓过劲来,一点点的和贵国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在国土上干耗。

巨大的战略纵深,寒冷的天气,任劳任怨的俄国牲口,使得俄罗斯成为一个横亘在欧洲北部的巨大的北方泥潭!如果没有一个前提要素的话,我是无论如何不会建议贵国将东线作为战略重点的。

这个前提要素,就是我们中华帝国的参战!”曹冲的这一句话话雷霆万钧,

“我国从东方出兵,能和贵国和我们的盟友东西夹击俄国。贵国和奥匈帝国若是能很快突破巴尔干,占领乌克兰,一路前进到高加索和我国陆上会师,那么俄国在欧洲北纬50度线以南的jīng华地带将全部陷入我手。

失去了乌克兰的千里良田,俄罗斯将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