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节 废墟布莱德(3 / 4)

样级别的MARV们和上次战争时开发的猛犸四足机甲还可堪堪抵抗,但在两倍的身高差距下依旧无法避免被踩于脚下的命运的吧。

但是,作为兵器,仅仅是这样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兄弟会标志性地远程攻击手段,激光炮自然是一定要配备的。只是因为体积过大而无法装备拉萨路屈光力场的机体上是无法构建屈光透镜的,而普通的棱镜折射也因为对光路稳定性的要求太高而成为鸡肋。在去掉庞杂地聚光机构之后,攻击的提升固然是无望了,但取而代之的,在右臂有限地空间和载荷之下,成功地将三门与光明石碑种型号相同的激光器集成在了一起。

至于另外一条手臂上,装备的则是兄弟会的第二标志:大型火焰喷射器了。当然,那只是一套取自早已成熟地火焰坦克的武器系统,相比右手位的三联装激光炮来威力显得有些孱弱,但毕竟是防御型近距离范围杀伤型武器,威力反倒不是重点了。

除了两只手臂,机体的其他部位也设有一些较为小型的武器安装位,包括胸部安置的几座为天蝎坦克设计的尾部激光炮塔,以及固定在肩部的导弹发射器阵列——那似乎是直接从隐形坦克上拆下来的。

至于其他的设备还有哪些,却是很难看出来了的,毕竟这只是一座残骸罢了,而且似乎还是尚未完成的状态。或许是急于启动的缘故,腿部的装甲倒是已经换上了,上半身却依旧裸露着粗犷地框架,就像一名被扒掉了上衣的重骑兵。几个巨大地坑洞在机体腹部显露着,从周围龟裂的痕迹可以判断出,那是声纳弹的音波在此反复肆虐的结果。深藏内部的大型晶体燃料引擎似乎在攻击中受到了不小的损伤,已经完全运转不能了。从破口中泄露的燃料在弹痕中缓慢地燃烧着,即使是十个小时之后的现在,也依旧没有熄灭的迹象。这还是多亏了绿晶的稳定,虽然能量密度比不上高纯度的蓝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了抑制了爆燃的发生,否则这座残骸此时已经多半也只剩腿部还能保持完整了吧。

浩浩荡荡地车队越过山脉,向着原本被称作布莱德基地的残骸区前进着。

随着这一带敌军防御设施地肃清,联邦军自然不会留恋已经僵持了一个多月的阵地。在派出了大量机动兵力扫平了从三台MARV以及随后支援的换装了电磁主炮地猛犸坦克联队的攻击下侥幸存活下来的敌军有生和非有生单位的抵抗之后,整个前线指挥部开始了向原本敌军的前线基地——布莱德基地的搬迁工作。

即便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但与周围密布着一人多高的红区经典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