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就好像那叶片刮过的反应舱壁是玻璃制成的一般。曾经高效地涡轮系统在此时甚至还不如原装机组,照这样的速度,怕是不等剩余的燃料耗尽,轮机便会先一步损坏掉的吧。
……或许这便是联邦军没有彻底摧毁它的原因?
再向内一些,一座座光明石碑在晚风中傲然地挺立着粗壮地身躯,近似于三棱锥的塔身带来了相当优异地稳定性,坚固地装甲即使受到联邦军最新换装的电磁轨道炮的直击,也不至于立刻失去战力——除了塔尖。
由于是三棱锥设计,越向上的塔身便越细,装甲也就越薄弱。当然,因为截面变细,命中也相对更为困难起来,但历经了三个多月的战斗之后,联邦军的战士们也早已学精了:在光明石碑的尖端,那真正的攻击组件“通光水晶”是决然不可能如装甲一般坚固的。
扭曲地钢铁之花在基地中零散地开放着,但花蕊中升腾起的灰绿色浓烟使得它们远不如真正的花朵那样美丽。作为基地防空主力的螳螂系统陆基导弹发射塔,其设计之初仅仅是用于拦截联邦军当时繁盛一时地奥卡家族的。在奥卡家族已经名存实亡地现在,这些发射塔却是不可能随之一并淘汰掉的。很快地,一些兄弟会所属的精英战地工程师们发现,在将抬升机构中的连接杆更成另一种型号的配件之后,可以将发射器压低到几乎水平于地面的角度,再配合最新的多用途智能导弹和基地陆基雷达的数据链共享,理论上是能够用于对地攻击的。拜螳螂系统“充分利用战场上俯拾皆是地导弹”的思路所赐,兄弟会十几年来从未更换过发射器的设计标准,使得这一构想得以在最短地时间中投入了实战。
面对没有空中力量的联邦军强袭部队——也就是那三只无论如何也不像拥有飞行能力的钢铁怪兽的时候,布莱德基地的各级前线指挥官们果断地将所有的发射塔无一保留地全部横置。这固然极大地增强了基地的火力投送密度,但也使得这些原本因为强袭部队并非空军而未被纳入攻击目标的设施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这些高耸地残骸相当地显眼,但要是说什么才是最为显眼的话,却是一团趴在围墙边的漆黑身影了。
尽管已经被击毁,但这座残骸依然保持着其“生前”地伟岸姿态,孤傲挺立的身躯足有四十米高,与之相比,身前基地外围那最高只有五米的围墙看起来就像是一条浅浅地门槛。
巨大地机体光靠体型便已经足以令人心生恐惧了,虽然手臂不像能够用来格斗的样子,但就算光用踩的,世界上也依然没有哪种地面载具能够承受——或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