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没人要的废物咱就拿走了哦(2 / 5)

由于晶藻的泛滥,海运收到了极大的影响,而在联邦掌控的地区,经营百年以上的现代化大型港口还是有不少的,在当地联邦军借助音波技术集中维护之下,这些大型港口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为联邦提供了充足的海运吞吐能力。

而与之相对的,像新罗谢尔这样的小型港口,特别是还未经开发的,没有什么投资者会关注这种需要巨大投资,偏僻而又不确定收益的鸡肋地方。因此明明离纽约市中心也就不到三十公里的距离,但这里却是长期无人问津,市内居住的也基本都是世代久居的本地居民。不过,这种令人习以为常到提不起劲的情况于前几天有了一些小小地变化。

新罗谢尔东面,距离海岸仅有一百二十米的地方,有一座被当地人成为“派恩”的小岛,小岛和海岸线之间的是一排或明或暗地礁石。往常,由于礁石的存在,这里通航能力相当恶劣,但那也只是以前罢了。

这几天,路过此处的居民惊讶地发现,这处鸡肋般地暗礁地区之上,如今却出现了两座彼此相连的建筑。一边是有着半透明巨大罐子和烟囱的类似拱桥一般的存在,而另一边的,则是类似箱式的封闭建筑,看起来有俩个巨型车库门一样的出口,其中一座对着水面,而另一座则是朝向陆地的。

没有人知道这里到底是什么设施,只有那座箱式建筑的墙壁上喷涂着的S.M.S公司大幅地Logo揭示了此地的所属。事实上,由于外形的改变,即使是联邦军的士兵见到了也是认不出来的,只有一点是肯定的:能在围墙上架设大口径机炮的,绝对不会是民用设施呢。

当然,如果让那些士兵知道了,那座箱式建筑在一天之内连续从内部开出两艘长度二十五米左右的小船的话,兴许能猜到实情也说不定呢。

刚造好的两艘小船并不是周围那些已经被晶藻啃食得面目全非的小型游艇的款式,如果想要描述一下的话,或许“双体船底上顶着气垫船壳”是个不错的具象化说明;而作为比喻,“卡片式电发推”则显得相当合适。

是的,就和理发用的推子一样,在双体船的球鼻前方,有着横跨整个船体的十米长的钢齿,在方形的船头下方引出的联动机构的带动下,飞快地撕扯着早已泛滥到淤堵了航道的晶藻群落,然后在水流的帮助下将切下的部分吸入到船舱里。

然后,在躲藏在岸边音波栅栏之后观望着的人群为“上头终于派人来治理环境了”而欣喜的同时,两艘小船先后驶到派恩岛的另一面,将舰尾退入了带有烟囱的建筑之下。随着半透明的罐状容器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