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党校的日子 四(1 / 5)

官僚 大虚无痕 3560 字 2021-06-11

?

章 党校的日子(四)

党校学习一年,有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着是必读的,比如《宣言》,《费尔巴哈论》等。[非常文学].(小 说网!百度搜索赢话费)

为什么要读百年老书?四句话:着眼现实、服务现实、立足现实、指导现实。

除非专业理论工作者,领导干部很少有时间读马列原着了,即使有心想读,难度也很大,不掌握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不了解一场政治论战的来龙去脉,都很难真正原着的内涵。

辅导老师叫曹韵秋,她的课上起来有点特别,逐段诵读,分析,解释,在通读中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文风。

曹老师给同学们朗读《宣言》原文时,如她的名字,很有些韵味,象是在读一首诗,语调从容平缓而又充满感情。

“一个幽灵,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这些话,即使是重温,依然很是震憾!

不要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无产者被动员起来、武装起来,所产生的能量也足以推翻一个“旧世界”了,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曹老师说:“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宣言》,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上面有‘消灭私有制’这句话,但是,德文的原意是‘扬弃私有制’,扬弃跟消灭是有很明显的差异的,扬弃是一个哲学概念,涉及到保留、继承、丰富和发展几层含意。”

所以,严格地说,“消灭私有制”是苏联人激进的提法,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

而我们华夏人,从一开始接受的就是“消灭私有制”的概念,且根深蒂固。或许,正是因为受“消灭私有制”这个提法的影响,我们才会在将土地分给农民没几年,又急急忙忙大搞农村合作化运动,把土地又收了回去。

《宣言》中,把员的先进性称之为“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而许多政权,正是因为丧失了先进性,才最终丧失了政权,也没能逃过“历史周期率”。

比如: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最终却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丧失了政权。

据说,读《宣言》有近百次,最终悟出了四个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