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庄子面对死亡会‘鼓盆而歌’,太潇洒了!”
听到这里,玄青道长先就笑了,禁不住看了体玄道人一眼,那意思是:“我这个‘师弟’不错吧?”
体玄道人没理玄青,问胡晨阳:“师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你怎么理解?”
胡晨阳道:“意思我懂,但我想,那不光是一种治国的能力,更是一种非凡的境界,不是常人能够达到的,我不知道当今还有没有这样的政治家?”
“有!”体玄道人的回答很肯定!
胡晨阳立即追问道:“是国内有,还是国外有?”
“国内有,国外也有。”
胡晨阳就有些景仰:“有就好,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政治家。”
体玄道人深深地看了胡晨阳一眼:“德行有亏的人,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
又绕到“德行”这个话题上了。
胡晨阳诚恳地说:“请师父指点。”
体玄道人道:“所谓德行,从何而来?儒家说是修来的,儒家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听起来头头是道,其实却没几个人可以做到,修身还可以,治国却没有机会,平天下更是做梦。问题来了:修身原本是为了治国,没国可治,还要不要修身呢?于是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谓的‘独善其身’,强调的还是如何如何压抑内心的,而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信念缺失、精神垮塌的时代,更难做到,是不是?而道家呢?道家强调的是内心本来的干净,无需挣扎。倘若你根本就不在意金钱,你还会为金钱而堕落吗?”
“是。”胡晨阳道。
“你刚才说,有些事,怎么做都要做不好,是指情感、女人?”
“是。”
“这要问你的内心,心要干净。人世间一切纯真的、善意的情感,都不是负担,大爱,小爱,都可以有,不必纠结。”
胡晨阳大悟:“是,谢谢师傅。”
体玄道人问:“你听说过‘以德治国’吗?”
“听说过。”
“‘以德治国’是儒家的,还是道家的?”
“应该是儒家思想?”
“对。道家不提什么‘以德治国’,道家主张‘以道治国’,强调自然而然,强调‘无为而治’。但是,你要注意,老子强调的无为,是有特定含义的,强调的是顺其自然,而不是说要‘不作为’,为官一任,如果都不作为,如何造福一方?”
“是。”
体玄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