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机器人计划(2 / 3)

外星代理人 燕飞 2153 字 2021-06-11

牌。

有了这样的号召力,杜克研究机器人项目的成员从无到有,只花了不到一个月就组建起来一支数百名国内不同学科精英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

领导着这么一个精英研究团队,杜克也没有闲着,他将麻省理工机器人和月球车、无人机项目的一些成果经过整理,同团队一起很快就搞出来一个自主智能机器人的雏形,这个新的机器人利用4颗g2内核组成控制大脑,具有强大的运算能力,从无人机上移植过来的图像识别技术,让他轻易就具备了原本很难实现的识别路径、判断障碍自动行走等重要功能。

当然,这个雏形机器人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能够支持长时间工作的动力提供,苦于无法找到工作持久动力源的杜克,无比怀念比莱姆的热核反应能源供应方式,可以用极少的核燃料就能够提供很长的工作时间。

可惜的是这种技术在地球上当前根本无法实现。

即便是以莲花堆一代的特别催化原理,现在杜克能够实现的也只是s1型莲花堆大小动力源,那体积尽管比起一般的核反应动力堆小了很多,但是载体仍然需要几千吨的船上才合适。再小则不容易实现了,而短期内杜克也别想指望核裂变技术能够再度突破。

至于通过放射性衰变原理制造的核反应电池,使用的时间虽然够长,但是功率实在太小,美国佬耗资25亿美元研究出来的火星车,那上面使用的核反应电池功率也不过才100多瓦,这点功率甚至还不够有效驱动杜克那个智能机器人上的4颗g2内核。

而且这种电磁的辐射很强,很难做到有效屏蔽,在火星这种连水都找不到一滴的荒凉星球上用当然无所谓,但是杜克这个机器人主要是在地球上使用的,同人接触的机会很多,使用这种动力就不是很合适了。

所以在这个动力选择上杜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专家去研究,现在暂时采用的高能蓄电池组能够支持的时间不长,无法满足杜克的目标,如果无法在短期内进行技术突破,就只能作为验证动力。

如果只是在陆上使用的话,动力还可以着落在内燃机发电上面,这方面东方动力有较多积累,可以承担研究这个特别的内燃机任务,但是采用内燃机,在体积和噪音控制上就不太容易了,显然,这种电源动力在作为侦察用途的机器人上也很不靠谱的。

而在水下使用就更不靠谱了,所以杜克的目光放在了刚刚有些进展燃料电池上,现在燃料电池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有不少成功的应用,从驱动笔记本电脑到驱动汽车,波音甚至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