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已是一家杂志社的版面编辑,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闲时常去健身。经过长期地锻炼,一口气可以做几百个俯卧撑。现在回忆起刚入大学时的军训,不免百感交集,心绪万千。彼时一班乌合之众全是“菜鸟”,刚经过高考的洗礼,精神疲惫,身体素质跟不上。让他们勉为其难地参加军训,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但社会复杂,身在异乡,迫于生存,只好就范。
新生穿上迷彩服,举着印有“某某系某某班”字样的红旗,浩浩荡荡进入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或用厚厚的塑胶铺就的场地。穿上迷彩服,让这群学生似午后的阳光照进森林中的阴暗的空地愈发刺目,他们太需要阳光的照射。男生穿上它精神焕发,女孩穿上它英姿飒爽。男孩如李亮,女孩如赵玫。这两位成长于军人家庭,耳濡目染,穿上迷彩服自然朝气蓬勃。
中文系五班的旗帜拿在张建设手中,低低的飘扬,不醒目。郭晓古怪地笑笑,说:
“建设,把旗帜举高点。拿出四川人的霸气,雄起!”这个促狭鬼让几个男生哈哈大笑
,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张建设把手中的旗帜高高举起飘扬在足球场的上空。有关教官的信息早就似飘拂的雨帘般传开,据说是位资深的教官,带过好几届的新生。当李亮看到一位成熟的军人迈着矫健的步伐缓步而来时,在脑中与军人有关的画面在找寻能与他对上号的。帅气的面孔,刚毅的目光,十分有型的身材,训练有素的步伐,整个人似部队生活的一个缩影。包含了部队的晨练、制服、士兵的力量、军队的纪律,都在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军人身上显露无遗。
当教官走到面前,李亮看到草绿色的大盖帽下一张好看的面孔,是电视上常见的军人面孔。他自我介绍起来,但声音沙哑。他解释说这几天感冒,嗓子不好,说话不敢大声,希望同学们见谅。后来停顿了一下,张口控诉:“我本来今年退役,部队还让我来培训你们。又恰好碰上我感冒,部队还是让我来训,不卖人情。妈的!你们不好训,这我清楚。前两年我带过两个班,还取得过名次!你们不似新兵蛋子,不听话想踹就踹,可你们要软磨硬泡。你们将是我最后带的一批学生兵,要给我留个好的记忆。”
观礼台上部队领导开始训话。挺着大肚子的高个子连长在台上掷地有声地说:“新生军训是大学新生入校时的必过的一关。这一关过得了,你的人生才真正前途光明起来
。军训时教官和学生的关系要若即若离,不可造次。以前也发生过教官和女生的暧昧关系,要吸取教训,不然到时候会收不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