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了多少痛苦。”
我们不会再知道L出于什么情感写了一封这样残酷的信。我庆幸T没有看到这封信。也许T一直如此幸运。L没有想过T的话有朝一日会成为现实。她或许以为T因为自己的原因才会过早的死去,但事实上T是因为某种我还尚且无法完全顾及的原因选择了结束生命。一切总是按部就班的进行,似乎可以预见到未来的光景。而一旦问题发生人们又会感到前路一片漆黑。上帝的艺术总是臻于完美无可挑剔。过分松弛和过分热情都不会直接引发问题,乃至问题发生,我们所懊恼的事情之多实不是一日两日里可以反省的了的。
那么现在故事来到了终点。
在L写了这封信两个礼拜后的一天傍晚,我的朋友T自杀了。对此C诗人说:苦等的时代是悲惨的。L因为T的死无比自责,甚至不得不申请休学待在家里修养了一段时间。但这件事情很快成为了过去,没有人再提起。
而我似乎也渐渐忘记T的死带给我惊心动魄的震撼,也不再能够回忆起当时年轻的T常带有的那种难以描述的悲伤。
时至今日当我开始回想当时发生在青年T身上的奇特经历,仍然不可避免的对T真正的死因感到好奇。所以像所有充满好奇心又具有一定的能力自发地想方设法去完成的人一样,我写了一封信C诗人,向他询问当年T自杀时的真实状况。C诗人没有让我失望,很快他就回了一封信给我。
YU先生:
“收到你的来信我很意外。你向我打听T的死因这件事情在今天的处境下已经很难再说的清楚并且不令人疑惑。但我有义务向你澄清一件事,那就是T的死当然不是殉情。或许L女士一直以来是有这样的误会的。
我会向你阐述一种现实,这种现实是诸多现实之外的另一种,因此它不受种种世俗条件的限制,因而像我们这样生活在疯狂臆想世界中的人也无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一切法则对此类现实有所干涉。
自杀意味着承认这种现实,以及平静的接受它的反面。在这里没有光渗透过来。在思想的边缘跋涉的人们很容易对生活产生亲切的好感,你想想看诗人们的生活大抵是如此的。我没有能力解释这种矛盾的内在含义。但青年T在一方面乐于追求精神上绝对的孤寂,另一方面又对爱情和异性有着强烈的爱慕和渴望。在爱情这件事上,T竭尽所能在L与自己之间想要建立的关系,和他期望中的设想显然又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事物了。
说到自杀,我时常只是很轻微的考虑到这件事情,我无意避免自杀或者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