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集思广益,想办法为新建的流浪者庇护所筹集资金。他们还会邀请高中生去参加座谈,讨论服务公众对大学申请有什么益处。招募者发掘目标人群的某些需求和渴望,然后加以利用。他们先了解一个人的忧虑和弱点,然后投其所好,对自己的教派加以渲染。举个例子,某年轻女士刚刚与男友分手,倍感压抑和孤独,这时,教会成员就会告诉她,在自己团体的帮助下,可以跳出人际关系失败的阴影,重塑信心,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若是某人的妻子刚刚在车祸中不幸丧生,而他却没能够送妻子最后一程,痛苦万分,异教的招募者就会利用这一点,标榜说自己的组织可以让人们在丧失亲人后重归心灵的平静。很难相信,有人竟会受这种低级的圈套蒙骗,然而在某些场合下,这些骗术确实很诱人。首先,招募者可能是熟人。也许就是那个年轻女士的室友,或是丧妻的男士在幸存者互助组织的朋友,而且悲伤、孤独、绝望最容易让一个人相信那个承诺带他重返幸福之路的人。另外,异教通常对新信徒进行信息封闭,免得他们对该教派做“实际调查”。教派会选择适当的时间举行集会或仪式,而往常这些时间应该是新信徒与家人和朋友相聚的时间;每次“静修会”会让新信徒们接受长达数日的教理熏染;他们还会告诫新人,在对本教了解不多的情况下,不要同其他人谈论相关事宜,以免一知半解误导他人。一段时间内,这种封闭大大控制了反馈信息的来源,以致信息都是来自信徒们的诱导。因此,新人对教派的疑虑不会得到加强,最终被对自我的疑虑取代。环顾四周,满是面带笑容、友好善良的面孔,他们的平和、幸福显然来自对教派的信服,新人由此断定,自己也终于踏上了这条真理之路。
第一次参加集会、仪式或讲座的人会发现,日后这种“邀请”将接踵而至。教派信众在欢迎他的同时,也在邀请他将自己奉献给这个团体。第一天接受一系列欺骗性教导和思想上的控制后,仍留在这里的人将进入新人招募的高潮:为“集体意志”情愿自我牺牲。
西方异教,很难定论。因为各教互相贬斥,都说自己是正教而其他为异教。
从根本上说,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罗马教、圣母教、清教,以及现在西方的两千多种派生的教,全部出自犹太教和〈旧约全书〉。
在当时,基督对犹太教义有自己另创的一套理论,并秘密宣传(真理是不怕阳光的,秘密则有不可告人者),搞了13人的小团体。这对当局来讲是异端邪说,遭到镇压,基督本人也被处以死刑(现在各国禁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