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平生所娇貌(儿),颜色白于(胜)雪,见爷背面啼,垢腻脚不袜。”方是时,杜方脱身于万死一生之地,得见妻儿,其情如是。洎至秦中,则有“晒药能无妇,应门亦有儿”之句。至成都则有“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之句。观其情惊,已非《北征》时比也。及观《进艇》诗则曰:“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江村》诗则曰:“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其优游愉悦之情,见于嬉戏之间,则又异于在秦中(益)时矣。〔葛常之《韵语阳秋》卷一○〕
白乐天作《八渐偈》云:“苦既非真,悲亦是假。”则世间悲欢人我,必能忘情。始宪宗欲以乐天为刺史,王涯以资浅为言,遂得江州司马。及涯败,作诗快之,有“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之句。李德裕与乐天不见有隙,德裕贬崖州,亦作三绝快之。其一篇云:“乐天尝任苏州日,要勒须教用礼仪。
从此结成千万恨,今朝果中白家诗。”盖尝以唐史考之。乐天卒于会昌之初,武宗时也。而德搭之贬,乃在宣宗大中年。则德裕之贬,乐天死已久,非乐天之诗明矣。以是准之,快王涯之句恐亦未必然也。〔《韵语阳秋》卷二○〕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丽彡,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于是果遇太公于渭水之阳,载与俱归。此司马迁之说也。文王至溪,见吕尚钓,钩得玉璜,刻曰:“姬受命,吕佐检,德合于今昌来提。”此《尚书大传》之说也。太公钓于滋泉,文王得而王。此吕不韦之说也。吕望年七十,钓于渭渚。初下得鲂(鲋),次得鲤,刳腹得书,书文曰:“吕望封于齐。”此刘向之说也。
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则见而知之。”此孟子之说也。是数说者,皆言天产英辅以兴周,盖非碌碌佐命者之可拟。而司马迁乃摭或者之论,谓西伯拘美里,散宜生闳夭招吕尚求美女奇物献于纣而赎西伯。西伯既脱,三人有(又)阳谋修德以倾商政。此岂所以待太公也哉?欧阳詹云:“论兵去商虐,讲德兴周道。屠沽未遇时,何异斯川老?”余比赴官宜春,于寿昌道中见壁问题一诗云:“渔翁何事亦从戎,变化神奇抵掌中。莫道直钩无所取,渭川一钓得三公。”〔一以为倾商政,一以为钓三公,皆非知圣贤者。〔《韵语阳秋》卷八〕
李太白《至邯郸登城楼》诗云:“提携中儿,杵臼及程婴。空孤献白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