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以名其泉云。
卢水。中山府城濠,水流入城中,为卢水。《水经注》曰:“卢奴城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南北一百步,东西百有余步,水黑色,俗名黑水池。或曰黑水,曰卢不流,曰奴故,曰卢奴云。”自(原本缺一字)至燕,皆引滱水入城。今水窦既毁,地道亦绝,惟池水流出城外,潭积微涨滑滑,东北流注于滱水也。
陉邑县。故城安喜东南五十里,本赵之陉城也。《史记》曰:“田叔赵,陉城人也。”汉为苦陉县,属中山国,章帝改汉昌。魏改魏昌,北齐废。隋置隋昌,属博陵郡。唐改唐昌,属定州,天宝间,改陉邑。至宋康初,省入安喜,迄今为墟市。民居甚众,豪商大贾皆集焉。市衢之西,有西门豹之庙,此即《史记》所谓陈余游苦陉,得富人公乘氏女所也。
新城。在县北三十里。曰新城镇,即古新市县也,为白狄鲜虞之国。汉为中山属县,王莽曰平乐县也。《赵记》曰:“新市县有蔺相如、廉颇、李牧三将之宅。故其城势作成三曲,西北避相如宅,东北避颇宅,东南避牧宅。”又云:“相如祖茔皆在城中。”今为新市乡新城镇,居民数百家,为墟市。十二月,夜宿镇上苏氏逆旅,是夜大雪。
九门故城(董氏族附)。藁城县西北三十里,荒城一区,盖战国时赵邑。本有九室居之,武灵正改曰九门。《史记》“王出九门,如野台,以望齐巾山之境”是也。惠文王二十八年,蔺相如城之,汉为县,今为九门镇,野台在城侧,俗呼为“寒台”云。城中世家,惟董氏一族,故自其龙虎卫上将军俊帅孤军内附,灭金之役,战死黄河之上,谥“忠烈”。其子文炳忠献公,受知世祖,身兼左辖佥枢之职,讨灭宋国,事载信史。次文用,为翰林承旨,谥“忠穆”。次文忠,佥枢密院,谥“忠贞”。其孙上选陕西平章,谥“忠宣”。子孙清显,世罕及之者(内翰元文敏公明善,撰公家传赞曰:“或曰为将三世,其后受其不祥。董氏贵显四世,子孙数千百人。或曰活一人者,必有后。龙虎公、忠显公为大将,不妄杀,滨死而生之者,无虑数十万人。其诸以是为德与后。台臣上章,累请援史张功臣例,进封王爵,子孙辞不受,盖以满盈为诫也。余尝过其第中,见其冠盖蝉联,子孙皆清修好学而有承平公子之风。”观乎此,清河元公之言益信)。
南栾故城(千金渠附)。柏乡县南千山、言山二山之西也,俗呼为“南陵城”。《十三州志》曰:“昔陈公子完,避乱奔齐,桓公以此封之。”汉武帝封赵敬肃王子它,为南栾侯,即工莽之富平也。《左氏传》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