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1(2 / 21)

龙山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北方和南方各地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新石器文化系统,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仰韶、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都非常复杂。

中国许多历史传说,如有巢氏巢居,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网,神农氏尝百草,都隐约反映中国先民在其发展的特定阶段的生活经历。黄河流域姜姓炎帝族、姬姓黄帝族共与九黎蚩尤族斗争的传说,黄河下游太昊氏与少昊氏的传说,反映了氏族社会时期部落之间的关系。至于尧、舜、禹活动和禅让传说,则是由血缘氏族部落进入地域氏族部落联盟历史的反映(见传说时期)。

国家的形成,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的逐步出现。

夏至秦的统一(公元前21世纪至前221年)

夏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由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的夏部落建立。禹以后,夏朝父子兄弟传袭,历十七王,四百余年。

在夏部落最早活动地区,近数十年来陆续发现多处介于晚期龙山和早商之间的文化遗存,与文献所记夏朝年代、地域符合,夏史逐渐得到考古的印证。不过,确凿的夏文字迄今未发现。

夏代经济以农业为主,使用石蚌骨木工具,偶见铜器。统治者治水以保障农业生产,制历法以定农时。渔猎还有重要经济地位。阶级、国家的出现,王位世袭的确定,刑法和贡赋制的建立,都引起守旧势力的反抗,但新制度毕竟取得胜利。夏末国王履癸(桀)昏暴,人民反对,被征服部落叛乱,夏朝被商朝取代。

商商朝是活动于黄河中下游的商部落建立的。始祖契,相传曾随夏禹治水。商部落居处屡次迁徙,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商又称殷。商朝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历时约五百年,其中迁殷后至灭亡共历二百七十三年。商朝历史由于得到殷墟出土甲骨文(占卜刻辞)和青铜器铭文的证实,比较准确。

商人经济以农业为主。甲骨文中有不少与农业有关的记事,如祈年、祈雨,“□田”等。阴阳合历的历法也见于甲骨文。主要粮食作物是黍、稷。粮食还用于造酒。主要的农业劳动者是称作“众人”的奴隶,有些奴隶来源于罪人和俘虏。平民也从事农业生产。牲畜饲养具有重要意义,后代六畜之名均见于甲骨文。衣着所用有麻布和丝织物。狩猎活动似以娱乐为目的。

商代是青铜器时代,炼铜制器技术已达相当高度。大器如重至875公斤的司母戊鼎,小器如车马饰物,多兼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除殷墟外,北方以及长江流域各省多有铜器出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