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瞎”好多了。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嫁过来振兴纺织厂倒闭了,自己认识几个字也容易找工作。不过这种话大家都不敢说出来,就算有人不小心说出来,也会被大家连忙阻止。渐渐的大家真的把振兴纺织厂当作了自己家,几乎和振兴纺织厂生息与共。
沈玉燕的一系列做法,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也有些人等着看沈玉燕的好戏,觉得沈玉燕不会这么容易改变现状。没想到在沈玉燕的努力下,大家一起慢慢地改变了现状。工厂变漂亮了,工人变干净了,工厂的业务不但没有下降而且得到了稳固和提高。沈玉燕,不,应该说是沈天宝渐渐熟悉振兴纺织厂的日常事务,也在工人心目中有了地位。大家管李默为老板,叫沈天宝为沈经理,一些孩子们更是叫沈天宝为沈叔叔。谁会想到这个沈叔叔不但不是叔叔,而且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沈阿姨呢?
当大家得知李默请了一个毛头小子当振兴纺织厂的经理之后,大家都不看好振兴纺织厂和沈天宝。只有一些曾经和沈天宝做过生意的人,才知道李默这么做或许是对的,只不过沈天宝太年轻,真的能管好一个振兴纺织厂吗?
所以当沈玉燕代表李默邀请大家入股振兴集团的时候,大家都表示观望。但是不久之后大家改变了看法,沈玉燕不但马上稳定了振兴纺织厂的内部,而且把振兴纺织厂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当大家发现振兴纺织厂将会有打得改观之后,大家都急着入股振兴集团。沈玉燕并没有因为当初大家的观望,而对大家有所怨言。她优先考虑上下游相关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然后再找一些信誉比较好的商号,组建了振兴集团。大家得知之后都说沈天宝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不计较个人的荣辱,这才是大丈夫的气概。振兴集团成立后,李家在上|海的势力更加大了,振兴纺织厂的生意更加好做了。
经过相互磋商,李默成为了新成立的振兴集团的董事长,他拥有振兴纺织厂八成的股份,下属四个分厂七成的股份,其他企业一到三成股份不等。一些相关上下游商号,也成功地拥有了一部分振兴纺织厂的股份。十多个商号和李默的振兴纺织厂绑在了一起,上了振兴集团这条大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