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些牛逼的古代驴友(2 / 4)

北京户外笔记 醋溜香 3788 字 2021-06-08

自去到了大宛、康居和大月氏、大夏等地。一直到公元前126年才回到大汉朝,在外共十三年。这十三年可真是苦,途中还被匈奴扣留了差不多十一年。

张骞通西域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所有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现在的亚洲中、西部地区。这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亚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从中国甘肃、新疆到今天的阿富汗、伊朗等地的陆路交通,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作为“跨国驴友”的鼻祖,张骞不仅给我们带回了核桃、葡萄、石榴等当地土特产,以及大宛的汗血马等,而且,他超强的“自救”能力堪称“驴友”楷模,几次被抓都没向皇帝喊救援,而是成功逃脱。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风餐露宿算啥?不管什么时候,人,才是最可怕的!能“自救”才是真本事啊!

第三位,估计从六岁娃娃到80岁的老人家,应该都耳熟能详!那就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但与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三个徒弟不同的是,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是唐朝时一个伟大的僧人——玄奘法师,曾远赴印度取经。玄奘的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公元629年(还是比老外那个早太多了!),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抵达天竺国。他西行五万里,历时19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公元645年他终于回到长安,长途跋涉十余万里。撰写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见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和习俗。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玄奘不是历史上第一个当“驴友”的出家人,但是影响最大的一个。这不仅是因为他佛学造诣深厚,还因为他受到了吴承恩的青睐,一本《西游记》让他名垂千古。但也有遗憾,被本来辅佐他去西天取经的大徒弟孙悟空抢走了不少风头,“孙行者”一路上降妖除怪,使猴子的位师傅成了最笨的“驴友”。

最后要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正牌驴友徐霞客。徐霞客是一位伟大的地理学家,小时候便十分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