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觉睡到中午十二点,头还是有点昏昏沉沉,看来昨晚的酒精还没完全褪去。下午不想出去,于是我窝在家里开始百度各种和户外驴友相关的资讯。
据正式记载,户外活动的历史,最早可追述到18世纪的欧洲。当时法国有位科学家为探索高山植物资源,渴望能有人帮他克服当时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险阻——登上阿尔卑斯山顶峰(在法国境内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是西欧的第一高峰)。他在1760年5月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镇子贴出告示:“凡能登上或提供登上勃朗峰之巅线路者,将以重金奖赏。”直到26年后的1786年6月,夏木尼镇一位名叫巴卡罗的医生揭下了告示,他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与当地山区水晶石采掘工人巴尔玛结伴,在8月6日首次登上了勃朗峰。
看到这些记载,我不禁嗤之以鼻。中国古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言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中国古代的超级“驴友”是数不胜数,更是早之又早。如果上学时候语文和历史课能及格,那么提起这些超级驴友响当当的名号,大家一定都知道。
最早的,那就得非孔子莫属了。孔老夫子生活的时代是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18世纪欧洲的某科学家,您能比么?孔夫子是公元前啊公元前!公元前497年,也就是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变革时代。孔子和当时鲁国领导意见很不合,非常郁闷,所以离开了鲁国。
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对后代影响深远,孔子所编的《论语》更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大家应该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不陌生。现代社会,甚至衍生出了以儒学为主的一个学派——国学,上至北大国学班,下至中小学专门的国学班,普及程度可见一斑。
孔子花了十四年的时间,周游了宋国、陈国、蔡国、楚国、齐国、卫国、曹国、郑国、杞国等。说到这点,我真是特别的佩服他老人家!五十多岁的人了,还跋山涉水周游列国,显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他的征程,是怀着大抱负啊!一句话形容孔子的户外经历:堪称是一次伟大的思想文化之旅。
第二位要说的是张骞,他应该是最早的跨国驴友了。张骞也是位老先辈了,他生活的年代大是约公元前164年至公元前114年(同样还是个公元前)。张骞是陕西人,在当时是封博望侯。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命令他出使大月氏,两边说好了一起来夹攻匈奴。张骞一路长途跋涉越过葱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