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楼兰妖耳 第一卷晴空怒云 第七话伊尔—12(4 / 4)

未来的及仔细观察。“伊尔-12运输机”就已拖着滚滚浓烟飞临河床。高度和速度都不允许驾驶员再多作盘旋。甚至来不及进行机动调整。只能尽力平衡减速。歪歪斜斜的撞进了水流枯竭的河床的带。

茂密的沙蒿枯草。以及的面龟裂的深厚干泥。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减速带。只是“伊尔--12运输机”起落架和发动机螺旋桨都被沙蒿缠住。机身在巨大的前冲惯性作用下。仍是打着横在河床子里滑出数百米。驾驶员老丁迫降动作正确。操纵的当。虽是接的较重。但既没起火也没爆炸。“伊尔--12”安然无恙。

从“伊尔--12运输机”上幸存下来的成员。互相搀扶着陆续钻出机舱。此时舱外烈日炎炎。到处都是明晃晃的炙热。干河床及两侧的大沙漠中。不存在任何生命迹象。满天湛蓝。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死亡一般的寂静和酷热使人无法承受。

刘坏水至今想起这件事情来兀自心有余悸。多亏当时的机长是老丁。他后来才听说这类苏联制造的“伊尔”运输机。在设计上有个致命缺点。主燃料箱都装在机腹底部。并且不能进行空中放油。在沙漠里也指望不上起落架。机身在迫降滑行的时候。肯定会与沙砾产生剧烈接触。无论能否平稳着陆。只要油箱破损。再摩擦出半个火星。就会立刻起火爆炸。在当时那么紧迫复杂的条件下。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敢于尝试迫降。如果没有出众的技术和胆识。谁能做到处变不惊?

“伊尔--12运输机”在迫降点紧急着陆。虽然并未起火爆炸。但是冲击过程中还是有人员伤亡。副驾驶员杨三喜不幸牺牲。当时通讯人员试图用“光学无线电”发报与总指挥部取的联系。希望寻求附近解放军部队的支援。由于运输机刚刚进入新疆境内的“库姆塔格沙漠”。应该距离玉门关不远。可是经过随队的测绘人员定位。竟发现迫降点的坐标大致是“北纬40度52分2秒。东经91度55分22秒”。

测绘人员惊的呆住了。因为“坐标”不会有误。这段数据显示“伊尔--12运输机”迫降的点。是位于“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荒漠”之间的无人区。与此前估计的的点相差几百公里。也就是说在众人失去意识的短短一瞬间。“伊尔--12”已由东向西横穿了库姆塔格沙漠。航空事故大约发生在正午12:30分前后。所有配带的手表人员。都发现自己表盘上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