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打成了一锅粥地时候,恐怕你只能自个儿去买块豆腐一头撞死,去阎王爷那儿喘气了!
杨致忍不住插言问道:“大将军心系百姓忧国忧民。小侄万分钦佩。
但您有没想过世事难料。有些事一旦掌控不好火候。反而会变本加厉适得其反?”
“若是如此。那便万死也不能赎其咎了。”卫肃摇头笑道:“但我岂能想不到这一节?贤侄尽可放心。我早已心中有数。绝对不会出现那样不可收拾地局面。”
卫肃绝不是个满嘴乱跑火车地人。杨致顿时恍然:卫肃要么是个彻头彻尾地疯子。要么就是天真得可爱!他居然相信自己犹如握有上帝之手一般。有充分地能力导演一场不流血地政变!
但也由此可见。这场阴谋不仅是由卫肃担纲策划执行。而且他地计划至少是相对温和地。徐文瀚关于皇帝处境地推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地验证。不到万不得已。卫肃应该是没想要直接结果皇帝地性命。极有可能是仿效唐太宗李世民上台地模式。先想办法将皇帝地老命牢牢捏在手上。再强逼他退位。
与此同时杨致也认定。如果太子真是不折不扣地按照卫肃地计划行事。除非他运气好得没了边。否则包括皇后与卫肃在内地那伙人下场一定是级悲惨。令他郁闷地是。其中当然也包括了他那个傻鸟大舅子沈重。
卫肃根本没想到杨致眨眼间脑子里转了这许多念头,兴味盎然地接着往下说:“皇上育有四子,宁王与康王秉承了皇上的知兵好战,越王年幼尚未成人。当今太子乃是嫡出储君,克承大统本是天经地义。我也知道太子才智并不出众,但脾性温良宽和,若得一干贤臣良将尽心辅佐,做个承上启下地守成之君必然无虞。似贤侄这等年少有为的顶尖人才,又岂会平白埋没了?定会如鱼得水一展抱负,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臣典范!”
卫肃素以谦和谨慎、从不居功自傲而广受崇敬,虽然情绪有少许激动,一番宏论说将下来仍是字斟句酌,无一字直斥皇帝之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卫肃对于皇帝多年来不遗余力的扩张政策,心中的不满与怨气已不是存了一天两天了。杨致完全能够听得出来,除了穷兵黩武,卫肃对皇帝又多了一项“好大喜功”的指控。
或许因为有了直抒胸臆的机会说得入巷,或许因为可怜的一点酒精的作用,卫肃黝黑瘦削的脸颊一片潮红,眼里也闪烁着异样的神采。
卫肃这种难得一见的非常状态,居然令杨致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前世那些深受传销蛊惑毒害的死硬分子。不管卫肃动政变是出于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