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无忌退朝出了垂拱殿,一脸喜悦之色,正要往承乾殿给李世民报喜去,高士廉却从后面追了上来,走到长孙无忌身边低声说道:“长孙大人,你说皇上今天,不,不,是太上皇今天乍的了,既是禅位给皇太子,却又不传皇太子上朝听旨,这传位本应举行大典,太上皇却突然来这么一着,搞得如此兵戈森严的。”
长孙无忌笑道:“依我看,太上皇之用心良苦,你想,若是皇太子在场必是百般推托,皇太子若百般推托,这禅位之事东推西让成何体统?至于殿外兵戈林立,是做给众臣看的,禅位之时,钦命封德彝、萧禹为左右仆射也是做给众臣看的,说明太上皇龙威不减,禅位之时帝权在握,禅位属正常之举,别无他因.”
“或许世人对玄武门事件有看法,皇上这么做是想向世人说明玄武门事件纯属正义之举,并无夺权之嫌。今天之事,足以说明太上皇之胸襟不逊舜尧呀!”
高士廉听了笑道:“长孙大人这么一说,我倒明白了。”
长孙无忌亦笑道:“明白便好,咱这就给皇上贺喜去。”
正说着,便见屈突通、裴寂、魏征等人也随后跟了上来,唯独不见封德彝、萧禹两个出来,长孙无忌心想:这两位太上皇钦定的首辅大臣必是到太上皇那里去了,遂觉得他们几个也该先到太上皇那里去的,便朝众人道:“是不是先到太上皇那里去?”
众人亦会意,遂折转回头朝垂拱殿寝宫去。
再说李世民一早起来洗漱完毕,用了早膳,在厅里坐了一回,按往日这时候便有大臣来请旨或者进奏章的了,这天上午却一反往常,竟没有一人到承乾殿来。
李世民却觉得心里空落起来,一个人坐在厅子里,偶尔翻翻那些已经阅而难批的奏章,多是各部呈上来各州县诉苦奏章,其中涉及田地荒芜贼盗蜂起、中原内地流民拥塞,亦有本奏贪官盘剥之事。
这些涉及国策之事皆需制定国策治之,可自玄武门事件以来,国家大事都是遇一件商议着解决一件,至于战后如何治理还没有办法。
李世民想:战争中运筹帷幄,他多都胸有成竹,可这和平治国方略他却心里没个底。如今北征大局已定,是该考虑战后治理的问题了,这么想着,便唤侍卫传长孙无忌、封德彝、萧禹、高士廉、魏征等几位大臣来,自个看着独坐在大厅里无聊,遂出了大厅来,看花园草地那边长孙氏、萧妃、杨妃几个带着孩子在那边,遂也朝那边走去。
那时侯,李世民的几个妃子坐在亭子里,杨妃抱着恪儿,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