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毕竟还是皇帝,在这种情况下逆其意者便招诛灭九族之祸!
那时,长孙无忌确实有一股寒气直从脊梁窜上脑门,,脚跟和屁股微微的颤抖了,心想,这回完了,等了李渊从殿侧出来,那神情仿是踌躇满志,这种念头又更强烈。
待硬着头皮跪下山呼万岁,听李渊开口说话,那心更是吊了起来,可越往下听,越觉得李渊不是他想的那么一回事,那心便渐渐平静了下来。
待听到李渊说到“皇太子李世民自幼聪明好学,有天赐之才宽仁之心”一句,长孙无忌心里骤然兴奋了起来,他这回知道李渊要干什么的了,那种兴奋立即又伴随着激动,听完李渊说完话,心里不禁赞叹道:“陛下之胸怀可比舜尧也!”
正想着,又见李渊脸色阴沉了下来,转头看大臣们只顾私下议论,遂动了灵机,上前跪道:“陛下之功德、陛下宽仁之心古往帝王不可比也,陛下虽年近花甲,可龙体强健,应贺万寿与日月同载,国家社稷安宁、兴盛赖陛下之隆恩,陛下之言臣不敢妄猜,可臣心有戚戚哉!”
李渊听长孙无忌说话,脸色一下转阴为晴,笑道:“长孙卿之言朕深感欣慰,可古今帝皇没有万寿之人,朕岂有万寿之理?朕之意已决。”遂回头朝那朝甫道:“那卿,你便宣朕旨意吧!”
那朝甫听言,遂展旨唱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唐高祖舜尧皇帝于武德九年十月二十五日退位,并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诏曰:敕令封德彝为左仆射,萧禹为右仆射,择吉日主持新帝登基典礼,并诏告天下。长孙无忌、屈突通、高士廉、裴寂、魏徵及诸位臣工悉心辅佐新主,为大唐盛世开明之未来倾力同德,不得懈慢。”
那时百官听诏,“唰”一声满殿的跪下,除封德彝、萧禹上前谢恩领旨外,竟再无一人人敢出一声。静悄悄的好一会儿,仿佛连根针掉地下都听得见,李渊看殿下俯伏着的百官,一时百感交集,站了起来,摆摆手,携了尹德妃离了龙椅,朝偏殿走去,那朝甫才吆喝一声:“退朝———”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