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吩咐,不想李渊却赌气不见,李世民和几位大臣在殿外候了半天,李渊仍是不见。
李世民看看无奈,当下便吩咐几位大臣,葬礼便由封德彝主持,按国礼停灵半月,移棺太庙后,太子和元吉灵牌摆在一则,同行葬仪,吩咐完毕,各位大臣各司其事,准备着葬事去,李世民却独自转回了承乾殿来。
却说洛阳城中的郁射被围困一月有余,船只被烧毁,北归的路被堵死,粮草也断绝了,大唐百万大军已从四面团团围住洛阳。
郁射想,难道就只有投降一条路了?但他手下五十万兵,自进入唐境以来没打过大仗,减员不多,应该说他手下仍有近五十万兵马,就这么向大唐投降真是奇耻大辱。
这些天,他的军师和将领中有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一是主张向大唐探求求和之路,两天前他已派出了使节往唐营去,但他知道这希望很渺茫,一是主张突围,但唐军百万军队围住他,又如何突出去呢?
目前军中的粮草至多能维持一月,倘若求和不成,也只有突围这条路,拼个鱼死网破了。
且说郁射派出的使节是随营参军刘玉伦,刘玉伦知道此行求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知道郁射也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了。
但郁射手下仍有近五十万兵马,这投降二字是那么难听,恐怕郁射还要拼个鱼死网破,不拼到最后郁射不会投降的。那时侯刘玉伦也已是心灰意冷,当初他向郁射提出要护住船只,以备退路,郁射虽然采纳了,但还是被唐军钻了空子,烧了全部船只,形势发展到今天,他刘玉伦也无计可施的了。
再想想自己因走投无路,被郁射收留,当了随军参军,但自己毕竟是大唐之人,郁射既与大唐为敌,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汉奸了,郁射能容自己,大唐决不能容,想想这些,刘玉伦感到自己前途暗淡,恐怕此去,还免不了会蒙受羞辱。
至于郁射,派刘玉伦往唐营也有他的打算,他知道拼到最后仍无路可走,便唯有投降一条路可走,即使投降,大唐会如何对待他呢?这刘玉伦是大唐人,让他投石问路,也可知大唐态度之一二。
刘玉伦来到唐营,唐军于一里之外便列兵执刃,森严想迎,刘玉伦知道,唐军此般迎候,一为显军势威赫,二是蔑视他,但他想,自己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就是唐军把他千刀万刮了,也不能有辱使命。
遂脸不改色,目不斜视,昂首阔步走进了唐营帅帐中。进了唐军帅帐中,见帐中坐着四位衣着随和人物,旁边站着数位虎视眈眈的披甲冠盔武将,刘玉伦猜想那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