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庄出土了一层成捆的青铜,每捆10支,共700余支,可见那时青铜的制造量已经很大了。殷王的禁卫兵多装备这种铜。商代的青铜不仅量多而且制作工艺已有相当水平,形体宽大,双面有刃,且雕镂精致,式样美观,不仅是实战的兵器,也堪称艺术珍品。周代的,刃部加长,锋部更为厚实,銎部减短,两侧的环取消,形式更加简化,实战性增强。那时兵车上使用的兵器最长的便是长,足有两丈四尺(周尺),称为夷。步兵使用的长两丈,叫尊。若论长度,可列“五兵”(古代“五兵”泛指五种兵器,步卒“五兵”有:戈、殳、戟、酋、弓矢)之首。
战国时期出现了铁。铁头比铜头体长,而且十分锋利。据《荀子·议兵篇》记载,那时南阳一带出产的铁,质地优良,刺在人身上,就像黄蜂一样凶,蝎子一般狠。此后铁头竟长达84厘米。西汉时骑兵是军队的主要兵种之一,专供骑兵使用的长,全长一丈八尺,称为“矟(Shuò音硕)”。这种长矟一直到唐代仍被看作重要兵器,不许民间持有。
长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古代冷兵器。随着古代战争方式由车战到骑战再到步战的演变推进,可说是三代元老。前汉时,秦国大将章邯挺刀拦截楚军,迎面碰上楚将项羽,那项羽威风凛凛,横槊(同“矟”)跃马应战。霎时间,刀槊相交,寒光凛凛,不到数合,杀得章邯浑身是汗,只得抛刀败走。项羽所持的矟就是一种长。三国时张飞用的“丈八蛇”,孙权部将程普持的“铁脊蛇”正说明在冷兵器时代,堪称为武将们得心应手的一种利兵器,自然也是军队长期装备的主要兵器。但是长也有短处,它的刃部较长,刺杀不够灵便,所以唐代以后逐渐被枪所取代。此后,虽然不再是军队的常规兵器,但仍用于作战,后来的历次农民暴动,及大革命时期的工农武装,仍主要以大刀长为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