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为三国时期著名武将张飞所使用的兵器。
西方世界的(pike)
直至17世纪中期前,在西方世界的战斗中发挥极大的作用,是步兵部队对付骑兵部队最主要的手段。西方步兵所用的长度通常为10~14英尺(约3~4米),最长的超过22英尺(约6米)。
长的运用
古代长战术中最出名的当数由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改良的“马其顿方阵”。这个几近坚不可摧的方阵使亚历山大指挥下的军队所向披靡,使其从欧洲出发征服了波斯、中亚和印度的部分地区;直到被罗马帝国军队挫败前该战术一直是古代希腊军队用以对付敌人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传中世纪时期第一个将长运用到战斗中的是比利时佛拉芒民兵部队或居住在低地地区的苏格兰人。13世纪末期至14世纪初,面对英法同盟军的侵略,由苏格兰军队创建的“schiltron”方阵在仅有少量骑兵和弓箭手的苏格兰部队中发挥重大作用。凭借这种战术,,苏格兰人在1302年“Courtrai战役”及1314年“班诺克本战役”这2场战斗中取得巨大胜利。
后来由于火枪的发明及装备刺刀的步枪在西方军队中的普及,17世纪中期长在新生武器的影响下正式退出军事舞台。
在我国古代兵器史上使用期最久。从原始社会的石一直到大革命时期的梭镖、红缨枪,经历了漫长的战争风雨,可谓功勋卓著,历久不衰。是一种直刺、扎挑的长柄武器。由于头锋利,刺杀效果优于戈、戟,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之一。
是一种纯粹的刺杀兵器。其构造简单,只有头、柄两部分。头分为“身”和“骱(jiè)”两部分。身中部为“脊”,脊左右两边展开成带刃的叶,并向前聚集成锐利的尖锋。有的脊两侧带凹槽,称“饮血”,为头刺入人体时出血进气,以减少阻力。“骸”是用来连接脊的直筒,下粗上细便于装柄。为防止拔时头脱落,有的矟两边铸有环状钮,可用绳穿过把头牢牢绑缚在柄上。柄有木柄和积竹柄两种。“积竹柄”是用细竹做柄,打通竹节,竹芯内填充木条,然后用绳裹扎起来涂上漆。积竹柄坚韧而富有弹性,不易折断,性能优于木柄。
在原始社会,人们把长木棒的尖端削磨成尖锐的“锋”,用来扎刺鱼、兽,这大概就是的前身。后来,人们开始用石头打制成石头,用兽骨磨制成骨头,绑缚在长木柄上,这就大大提高了的刺杀效果。早在商代已出现了青铜头,并且大量地用于战争。曾在殷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