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尽管当老太皇太后在他们的叩请下出宫听了他们转述的皇帝种种离奇言行也惊讶的目瞪口呆,但在他们一再的敦请下,还是不得不答应了出面主持大典一事。
“谢太皇太后!”赵、陈、余、彭、刘、韩六人如释重负!
“瑗儿的后事有你们这些忠心的臣子们打理,就算是官家不争气,也总算是没出岔子。”吴氏伤心的抹去了眼角的眼泪叹道:“我虽贪得天年虚活得这些岁月,却不得不一再的面对亲人在眼前离去的现实,这样的长寿,也不是一种痛苦吗?”
“太皇太后节哀!官家如今已是这般模样,大宋已是风雨飘摇,还望太皇太后为我大宋再次站出来,力撑危局。”自打见了太皇太后吴氏之后,赵汝愚似又有了主心骨一般。必竟若论威望,其实太皇太后比起当今的天子还要更受臣民们戴些。凭借其威望团结百官,或许能帮助大宋再次过难关。
“有件事,还要请太皇太后定夺。”想到这里,赵汝愚突然说道:“就是关于太上皇后之名的事。老臣与众位大人们为先皇帝议了个谥号,为‘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不知太皇太后认为可否?”
其实这件事本应该是请示于皇帝的,不过看现在皇帝的样子,问了也是白问。
“好的,老也没有意见。”太皇太后吴氏细细读了一遍对已故太上皇的这串冗长的谥号,直到确认其中并没有一个字的贬意时,才缓缓点了点头。
“禀明太皇太后,如果娘娘也认可这个谥号,那则便这么定下来了,不将召告天下,并千秋万载刻记于先皇下葬的永阜陵中,供子孙后人们瞻仰。”
在众臣的劝慰下,太皇太后还是抹去了眼泪,出面替赵玮主持了这场葬仪大典。
求收藏,求红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