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才了,甚至运气好出现几个大才都有可能啊。
当然这也是现在书院只有十一个小型书院的原因,而且不同于校场可以短时间之内,将普通人培养成初级士兵。
书院的培养,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可以将有天赋的人,培养成初级小吏,可以胜任乡亭的工作。
至于接下来想要更进一步,就要花费数年乃至数十年时间了。
而且每一座小型书院,一次只能入读三十人而已,十一座小型书院,加起来也只能培养三百三十人。
这也是陈星想过直接攻破县城乃至中山国治所卢奴县,不管不顾的称霸一郡之地再说的原因,就是因为真正统治一县乃至一郡之地,必然会有更大的好处。
不过陈星还是忍住了这个作死的想法,在黄巾起义之前,他出头就是找死而已,哪怕是再强都不可能做到。
毕竟黄巾起义之前,大汉朝的威严还是很足的,朝廷号召之下,足以爆发出恐怖的实力,以一郡之地对抗短时间爆发出实力的大汉朝,根本就是找死而已。
相反这样的小打小闹,不会引起大汉朝的拼死反击,那才是最好的办法。
因而陈星只能以莫大的毅力,压住了自己想要作死的想法,依旧按部就班的默默经营现在占据的五乡二十三亭之地。
民心一下子沸腾,陈星也终于将小型书院的所有缺口补上,三百三十个精挑细选出来的孩童以及成年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在书院学习而已。
而供养这些人的脱产学习,比之陈星供养三千多大军都相差不大了,毕竟这些大军还会不断的进入山林狩猎,或者是进行一些以供代练的劳动,还是能够为领地带来一些产出的。
而这些学子可就是单纯的消耗,没有任何回报了,想要有所回报,能够创造价值,起码也要等到一年后了。
好在一年时间,就能够得到足以轻松管理乡亭事务的小吏,充当郡县的衙门小吏自然也没有难度。
如果其中有一两个脱颖而出的人才,那么治理一县甚至数县之地,也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这也让陈星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让他有信心未来可以彻底的颠覆这个汉末三国世界。
只是陈星不知道的是,他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是这个问题啊,随着他对系统的使用越来越深,这天地也渐渐的发生着未知的变化。
练武开始效果越好只是开始而已,一些读书人渐渐的也感受到了世界开始不同了。
一些普通的读书人,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