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的鼓励和优待政策,鼓励蒙古人当喇嘛。对上层喇嘛,和世俗封建领主一样,享受各种优厚待遇,授予国师、禅师、呼图克图等尊贵名号、职衔,规定其在寺院、领地内享有司法行政权力,甚至许可他们参与上至清廷、下至扎萨克的政治事务。对于普通喇嘛,也予以免除兵役、赋役和劳役的优待。
这等优越政策带来的利益诱惑,加之喇嘛教本身轮回转生、来世解脱说教的yin*,整个蒙古的统治阶级和贵族是争先恐后皈依藏传佛教,或让子孙出家当喇嘛。
贫穷的农牧民也羡慕喇嘛们的优越生活条件,或者为逃避日益沉重的赋税劳役,维持基本的生活,纷纷投奔寺庙,出家为僧。
其家长子女多则,若财产较多,自然就是分析而居,增加户数。否则就只留长男,余悉得出家为喇嘛。约七岁至十二三岁,即去发入教。每户必有一人或数人。即使是王公子弟也莫不然也。
满清对蒙古推行喇嘛教,正如他们对汉人大兴“文字狱”、毁灭典籍一样,喇嘛教对蒙古人精神的毒害,丝毫不逊色于汉家“文字狱”。
藏传佛教深入蒙古社会,蒙古草原是寺庙林立,喇嘛成群,其对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完全是灾难性的。
而且因为寺庙和宗教信仰,中华军骑兵出击,不愿避走的蒙古人只能纷纷死拼硬打。给中华军的扫荡行动也是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说真的,之所以梁纲能下定决心以‘移民’这般的激烈手段对付蒙古,满清之前的政策是起到了决定作用的。
只是二百万人而已,若能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花再大的开销梁纲也认了。再说,也不是拳养一辈子,迁移到张家口和辽宁的蒙古人也要配合着干活。而等到草原上一切敌对武力被肃清之后,夹和着大量的汉人,再一块把他们迁回草原就是。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