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固了一番。
城高两丈半,城头丈许厚度,二里周长,正正方方的一个小城。不算规模大小,单是言城池的防御力度,已经能赶得上大清朝普通的一县城了。
襄阳义军在这里停驻了一千五百人,由高家营的悍将马五马学礼带他儿子马应祥驻守。凤翔府城失守后,王延诏部损失不轻,带队撤入了宝鸡城,高德均就让自己的三弟高天德再领一千青壮前来增援。同时高天德也带入镇中了四门直射短炮和六门轻重型臼炮,以及大批相配应的弹药。
对于宝鸡城外的这些战略重地,高德均的脑子里的定位就是磨盘,血肉磨盘。用他们一点点的把清军血肉磨去,一点点的把清军士气脾气磨去,等到伤亡惨重又士气低落的清军赶到宝鸡城下时,他自己就是胜券在握了。
陕西清军的统帅自然是由明亮担当,甘肃方面则是有他们的绿营提督乌大经老将带领。
明亮此战筹集了近四万人马,陕西境内的清军,除了必要的一部分留守陕南和镇守西安这座现今的‘陪都’之外,余下的是尽数投入了这一战中。
配合着俄国人最新卖给满清的一批枪炮,火力强大的清军自发起进攻以来,胜报频传,连克了郿县、凤翔和汧阳三地,兵锋直指宝鸡。
担任前锋的是陕西提督柯藩,在侦查知虢县镇内只有三千人不到的襄阳义军驻守之后,柯藩乐坏了。
如果里面待得是三千不到的红巾军,他兴许还会考虑一下,可对面的是两三千白莲义军而已,自然是丝毫不放在心上。因为他手下可是有着杨芳和七十五两员悍将的。
遂大手一挥,上万士气高昂的清军就滚滚潮涌一样流向了虢县镇。
虢县镇虽然在渭河边上,可镇子周边并没有活水流过,而且建镇的地址地势也稍微的高了一些,所以并没有护城河。
身在渭河流域谷地,虢县镇周边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居高点,唯一的凸点就是城北门外六七里处的一个小丘。
土丘比平地高出了大约十多米的样子,上面还盖有一个土地庙。
之所以用“个”而不是“座”来形容这土地庙,那是因为这个土地庙着实是太小了,不要说是人,就连大点的野狗都钻不进去。仅是大半人高的一个牌坊式的小格子。
这样的土地庙在些贫困的府县地区很常见,因为当地的百姓没那个财力物力去盖和维持一个正规的土地庙,所以就只能用缩小版的。
杨芳,乾隆三十五年人,为人刚勇,性情坚毅,自幼虽家道贫寒,可是喜好读书,又爱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