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八章 谈判——憋屈的英方(2 / 4)

盛世中华 汉风雄烈 3235 字 2021-06-08

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期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他断言,船“将不会立刻沉没。它将像一个残骸那样到处漂流,然后在岸上撞得粉碎”,“它将永远不能修复”。但是马嘎尔尼不主张对中国发动战争,认为那样将会影响英国的商贸收入。他预言,如果中英发生冲突,中国的***将出现麻烦,台湾与朝鲜将脱离中国政府,俄国也会出兵侵占中国领土,中国国内将会发生***。

原历史时空中的中国在那是就已经开始逐渐远离“世界文明”,中华民族也在那时从世界的一等公民开始暂时滑向二等公民,并最终成了底层的最下等人,中国也有了深刻入骨的百年国耻。

但现在梁纲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马嘎尔尼在乾隆五十九年离开的中国,费特纳姆是嘉庆二年进入的中国,以满清年历为标准,这也才三年而已。

三年时间,一场***可以席卷全国,可是三年时间,市民的精神面貌就能完全改变吗?

现在自己眼睛里看到的中国人,那里还有一丝马嘎尔尼所描绘的那种懦弱和麻木不仁?中国的武力又怎么可能不堪一击?

费特纳姆据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就可以表明,休说是依靠印度的殖民军队,就是拉来整个大英帝国的陆军,也不见得就可以顺利击败红巾军的陆军。

那可是二十多万人的力量,并且装备了大量的火炮和中国人独有的火箭,火枪虽然还没有完全普及,可是费特纳姆自己的眼睛已经看到,中国的多处兵工厂正在抓紧每一刻时间生产火枪。今后完全可以预见,中***队的武备会完全同比欧洲军队。

如此力量加上其自身的财富和人力,东方帝国依旧会是东方帝国,它在东方的地位远不是没落的西班牙、荷兰和帝国的本身的力量可以撼动的。

梁纲没有亲自来见费特纳姆一行,他把谈判事宜交给了随行进京的陈广亮。东南诸省已经平定了,他这个东南总督的职务也该换掉了,梁纲今后已经不打算再在中国本土设立总督,设总督也该设在外面,设在天远地偏的地儿,陈广亮以后的职务就会是内阁次辅加商务部尚书了。

陪同陈广亮一同入席的还有上海海关署督监韦协中和顶着外交部侍郎头衔的谢清高。这俩人一个在贸易上,一个在见闻见识上,对谈判都有些作用。但很显然,主体还是要看陈广亮。

陈广亮与费特纳姆和卡里科奇见面都很多了,可正式的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