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分道扬镳(2 / 8)

帝国的觉醒 绿影蓝刀 7340 字 2021-06-08

怪。像《战国策》、《资治通鉴》这些军政论著,曾有涉猎的生员十无其一,能够真正理解并回答出试卷上考题内容的更是凤毛麟角。第一次出这样的题,考生们不习惯是很自然的。”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可是,时间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为什么还没看到礼部放出皇榜呢?京城里可是有成千上万考生焦急地等着这一消息呢。”

“您说的对,我们明天正午之前就会将上榜名单公开的。”吴若秋点点头回答,“问题是,目前各科都未录取满员,为了避免造成不利影响,我们才一再延迟发榜时间,希望尽可能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材。不过,忠武王大人的指示是宁缺毋滥,因此到底还是留下了大约三分之一的缺额。内阁计划在立冬后再补开一场恩科,至少能够补足今年的名单吧。”

“立冬?为什么不提前到秋季呢?”李贽不解地问道:“何必让各地生员们在京师多停留几个月呢?这样对他们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个不小的负担。”

“恩科并不是专门针对这些生员设立的。”吴若秋解释道:“从今年起,每届殿试之后的当年冬季都会有这样一次恩科,这次冬闱和其他考试不同,对报名参考人员的身份并没有任何要求。无论秀才、举人、贡生,还是根本没有任何功名的工商平民,唯一的条件就是拥有帝国所需要的才能。”

“你胡说些什么!”李贽终于按捺不住怒火大声喝骂起来:“怎么可以让那些人也参加科举?若秋,你也是孔门中人,怎么会如此的糊涂!”

“恩师——”吴若秋惊恐地低下头,却又不解地反问道:“您之前不是常常教导我,工农士商四民同样是国家不可或缺的……”

李贽重重地怒喝一声:“愚蠢!不可或缺是一回事,地位高低又是另外一回事!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儒家门生的职责就是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老师,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别人就没有这样的能力啊!”吴若秋坚持道:“伊尹姜尚都是出身低贱的贤者,他们的才能为举世所称道;而出身孔门却欺世盗名的书呆子、假道学难道还少了吗?”

“这是两回事!”李贽再次打断了他的话,“吴若秋,你难道胆敢不听从我的话了吗?”

吴若秋怔怔地看着自己的老师,眼神中流露出说不尽的悲哀,“恩师,您变了——不,您一直就没有变,是这个时代变了……您和那些满腹经纶却名落孙山的考生一样,你们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恩师,您今天来是为了要我……要我在内阁中为儒生们说话是吗?”

“你倒还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