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捡起送入帅帐。
李如松展开书信,就着晨光细细阅读。其时中华文明光耀四海,朝鲜、日本等东方国家无不倾心,社会上流多以精通汉文汉诗为荣。平壤是朝鲜的三京之一,要找个把精通汉语的通译更不在话下。那书信上的汉字虽然书法上毫无风格,却也颇为工整,词句间勉强还算得上通畅达意。李如松读罢放下书信,左手撑额陷入沉思。
过得约摸一炷香时间,明军营中飞马驰出一骑直趋平壤城西北七星门下。骑手从背上解下硬弓,满月一箭将回信射上城楼,箭镞正中匾额中央那个“星”字。明军将士见状一起大声喝彩,而日军方面则个个心惊胆寒。
一名忍者轻捷地爬上城楼,取下回信送到柴田胜家手中,柴田胜家颤抖着手将那薄薄的白绢展开,却久久不能把目光移上去。踯躅了一会,他闭上眼睛,将手中轻若无质却又重如泰山的绢书递给身边的通译。“念给我听。”
“大明备倭总兵官李如松告倭国大将柴田胜家喻:尔等擅动兵戈犯我属国,触怒天颜以致不赦之罪。虽以吾之兵力,足以一举将尔歼灭,但吾闻上天有好生之德,蝼蚁蚊虫尚且有偷生之念,何况乎人?今既尔等有惭惭知罪之色,又愿让城别走避退上威;吾亦不忍尽杀人命,且退围兵开生路,全尔士卒性命。汝若肯依,限三日内退尽城中之兵,否则时机稍纵即逝,待吾起大军攻城,届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柴田胜家长长吁出一口气,走到城墙边探出身去:“请转告大明国将军!”他的声音在朝鲜的凛冽的朔风中带着一种奇怪的音调,“我接受大明的条件,愿在三日内撤出平壤,换得我全军将士的性命!我军三日后从城南芦门出城渡江南下,大明既是讲究信誉的天朝上国礼仪之邦,将军也答应过解开包围放我们一条生路,就应当说到做到,真心放我们走,不要从后派军追杀!”
等在城下的骑手勒转马头奔回本阵,不一时又匆匆返回。“我是李大帅帐下副官尹成浩,我家将军已准尔等速速退出平壤,我军决不阻拦追击。”
闻听此言,城上的日本士兵们无不欢欣若狂,不少伤兵们相拥喜极而泣,庆幸自己能够绝路逢生。柴田胜家也是倍感欢畅,从士兵的反应来看,己方早已没有了拼死一战的信心和勇气,若是真的被中华人提兵硬攻,恐怕顷刻之间就要士气崩溃了。还好那敌军主将迂腐之极,居然会网开一面放过自己,想来这也许正是天照大神的保佑吧!
三日之后,柴田胜家依约打开芦门,直至此时他仍然对自己好得令人不解的运气心怀疑虑,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