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行星带中苦苦搜索茵萨特人龙蛹战舰的战机编队也终于发现了敌军主力所隐藏的方位。随即,在五艘泰坦航母的飞速投放下,一支由一万六千艘太空梭所组成的庞大太空梭编队犹如一群凶猛的食人鱼一般冲进了小行星带,将蛰伏在此的茵萨特人龙蛹战舰彻底绞的粉碎。
发生在昆尼尔星系的一切,其实可以被看作为帝国在河外星系整个战略行动的缩影。
而罗宾所制定的这项‘扫荡’战略方针也恰好抓住了茵萨特人的要害,使得茵萨特人在各片战场都开始节节败退。
其实若是追溯人类历史的话,农耕民族战胜游牧民族早有案例可寻。在华夏文明中武力最鼎盛的汉代,汉武帝便曾用这种逐步修筑壁堡、侵蚀大草原的战略计划战胜过强大无比的匈奴人,甚至于到最后直接将匈奴人逐出了草原。
现在,罗宾的这种战略计划,究其本质的话实际上也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毕竟在不用投鼠忌器的顾及到行星的生态后,完全释放出其惊人破坏力的人类军队可以很轻易的摧毁茵萨特人所寄居的行星以及小行星带。而这种逐步推进式的战略,极大的压缩了茵萨特人的活动空间,逼迫茵萨特人不得不现身与帝[***]队正面作战。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直到目前为止,就眼下的战争局势来看,帝国在大麦哲伦星系所占有的领土虽然依旧只有很小的一块比例,但就发展前景上来说却是远远优于茵萨特人。毫无疑问,只要将这种战略一直持续下去,在这场持久战中,人类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点甚至是每一个帝国人都坚信不疑。
而且随着与茵萨特人越来越多的正面交锋,人类对于茵萨特人的了解程度也逐渐加深。就以罗宾所俘获到那枚龙蛹虫卵为例,这枚龙蛹虫卵的虫卵表层有着明显的特斯拉线圈结构,其主要用途便是吸收星球大气层中所储藏的电离子,以供在它的生长初期满足其体内的热核反应所需。
特斯拉线圈是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所提出的一种学术理论。通过高频共振,特斯拉线圈可以产生频率极高的高压电流,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在旧时代,由于特斯拉线圈结构和原理都非常简单的缘故,曾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认为其必将改变人类的能源产业,使得人类不用再为能源供应所苦恼。
不过在随后的研究中,新时代的科学家们发现由尼古拉?特斯拉所提出的这种特斯拉线圈其实具有极大的危险姓,或者说,它所生成的能量,实际上是在窃取星球本身的能量。
就如尼古拉?特斯拉的另一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