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
而星系与银河系星核的距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要素。一般情况下,越是靠近银河系星核,星系密度便越大。从恒星的角度来看,那里完全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几乎无视不刻的要承受其他恒星的干扰,侵蚀与被侵蚀成为了星核区域恒定不变的主旋律。因此,选择靠近星核区域星系开拓的话,所冒的风险也极大,恒星的湮灭与小行星的突然撞击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要素。
像太阳系这样距离银河系中心两万六千光年,处于银河系中圈、星系相对稀疏区域的恒星星系才是佳的选择,而且在银河系中圈区域,属于主序星恒星的恒星系也往往诞生生命率最高。
以太阳系为标准,恒星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岁,有八颗固定的行星组成了行星群。这个恒星年龄以及结构意味着太阳系已经步入中年,因此再此之后,太阳系也许很快便会面临巨大的星群变化,各行星环境也将因此出现巨大改变。
相比之下,布雷迪星系的恒星亚当星与太阳一样同为单一的主星序恒星,而且相较已经步入中年的太阳,亚当星的年龄约为30亿岁左右,正值恒星的青年时期。而包括布雷迪行星在内的六颗岩质类行星也结构良好,其中有四颗行星探明有诞生生命迹象,而这四颗行星毫无疑问都是霍夫曼帝国的势力集中区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