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色上的不同点,哥窑还有个地方是很有特色的,用个词组来概括就是‘金丝铁线’、‘攒珠聚球’、‘紫口铁足’。”
‘金丝铁线’是什么?”白文超疑惑道。
易阳先替慕老回答道:“所谓的‘金丝铁线’,说的应该是瓷器上的开片纹?”
“对,说的是开片。”慕老点头道,“也就是‘金丝铁线’的纹样,因为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称‘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原来如此,听上去还挺形象的。”白文超恍然大悟道,“那‘攒珠聚球’指的又是什么?”
慕老说道:“‘攒珠聚球’,说的是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懂了。”白文超应声道。
听慕老那么一解说,他脑中豁然开朗一般,可算是大大地长眼了。
只听慕老接着说道:“哥窑的最后一个特征是‘紫口铁足’,这个很重要。小易,以你的眼光,你应该看得出来?”
“嗯,我知道。”易阳点点头道,“哥窑有‘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慕老呵呵一笑道:“小易,原来你都知道啊!你真的是太谦虚了,自己明明能看好的东西还要找别人来做鉴定。”
易阳连忙摇头说道:“没有,我只是恰好知道这一点而已,再说了,即使我全都知道,那也只是课本上的鉴定知识,在鉴定实物上并不一定作准的,还是需要真眼力来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你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眼力再好不过了。”
慕老摇头道:“你太谦虚了。”
“慕老,哥窑是不是很贵?”白文超随口问了一声。
“那当然了,毕竟它是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品嘛。”慕老说道,“哥窑在古玩市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