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木星风(2 / 4)

区域上,发生了核聚变现象。”

萧宇心中一紧,立刻停止了其余无关紧要的数据运算,将全部的计算力都放在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上。

渐渐的,通过对木星的观测,萧宇心中,原本并不甚完善的理论开始丰满了起来。

是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理论。伟大的大自然以她独特的方式,通过月球撞击木星这个事件,给萧宇上了一课,教授给了他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知识。

最早可追溯至爱因斯坦的E=MC^2这个最著名的质能公式,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核能的探索,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氢弹。不过氢弹是属于不可控核聚变,拿来做武器还行,其余的就不行了。想要利用好核能这一伟大的能源,就必须寻找到控制核聚变的方法。

身为科学界大拿,萧宇自然对此深有研究。不过就连他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现在,通过自然这个最伟大的老师,萧宇感到,自己,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可控核聚变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任何物质可以作为装载核聚变反应堆的容器。因为核聚变时,温度高达几千万上亿度,人类已知的任何物质都承受不住这个温度。

所以人类提出了两种方法:磁场约束法和惯性约束法。依靠磁场或者惯性,来约束核聚变反应堆,使其稳定的向外界输出能量。不过这两种方式的研究,都还处于理论阶段。

萧宇主攻的,就是磁场约束方式。

木星有很强大的磁场。木星的磁场,将撞击点正在向外输出能量的聚变反应堆稳定的约束在了那里。

这是最简洁,高效的授课方法。就比如你并不会折纸飞机,直接给你一架折好的纸飞机,不许拆卸,要你研究出折纸飞机的方法,你可能会感到很困难,无从下手。

可是如果有一个人,给你示范一遍纸飞机的折法,你可能一下子就学会了。

大自然就当着萧宇的面,将可控核聚变这架纸飞机,折了一遍。

如果萧宇还有眼睛的话,萧宇的眼睛一定已经变成了红色。如果萧宇还有呼吸的话,他的呼吸现在一定无比急促。

没有任何人更能比萧宇体会到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性。

有了可控核聚变,就代表着恒星际航行有了可能性,代表着能源再也不能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桎梏。

“我的宇宙航行梦想,终于有希望了啊!”萧宇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萧宇一直观测了五天时间,尽可能多的收集着关于可控核聚变的资料。然后在预料中的高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