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倾销——工业革命的门槛(3 / 6)

海上马车夫 巡洋舰 5031 字 2021-06-07

那么我们还有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敢跟咱们爆发全面战争的?”

成基道:“你这是强权贸易”

顾明哲想明白了,顿时喜上眉梢,回答道:“我记得皇上经常在嘴边说,正义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当时还不太明白,现在却是有些懂了”

倪元璐笑道:“那这就好办了国内滞销的东西,政府统一补贴给外贸公司,然后对国外进行倾销。政府支出的资金就当放高利贷了,不出两年,这些资金会连本带利的拿回来,甚至更多也说不定”

几人纷纷点头称是,这件事情于是就这样给解决了。

从此,中华帝国庞大的生产力将会制造更多的工农业产品,这些产品所产生的利润都是中华帝国自己的,但是产生的负面债务却是通过对外倾销而转嫁给其他国家。

这样一来,不知不觉当中,中华帝国即军事扩张侵略之后,其经济亦走上了对外扩张和侵略的道路。

然而,顾明哲他们由于受到历史局限性,对于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把握的得当。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的大量产品滞销并非只是偶然,而是中华帝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所必须经历的阶段。

这次大量产品滞销,只不过是中华帝国经济结构变革之前的先兆而已。随着数量庞大的小作坊手工业向密集型大规模工厂手工业过度,中华帝国自制盐业爆发产业**后,其他各行各业纷纷进入产业**时代。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毛纺织工业的大规模技术改造。随着廉价羊毛的大规模流入,帝国的毛纺织工业结构性改革也悄然掀起。廉价的原材料,不用发工资的奴隶苦工,各大纺织工厂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将余钱投入纺织机器的升级改进当中。

由于中华帝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物产丰富的殖民地资源为中华帝国本土工商业提供了足够的廉价生产资料。

针对纺织工业,自从中华帝国占领莫卧儿帝国之后,来自该地区的生产的棉纺织品价廉物美,热销一时,引发了中华帝国本土棉纺业的繁荣。但是,织布机械由于飞梭技术的使用,生产率大大提高。而织布需要的棉纱,却还是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

虽然中华帝国本土的家庭作坊多数都是奴隶来进行工作,但是生产出来的棉纱依然供不应求,收购价格较高。

在纺织工业最发达的苏杭地区,当地的各大民间公司为了同皇家织造府进行竞争,大量的使用新技术来提高生产能力。

首先,在杭州的德隆毛纺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