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力都差不多,但五国联军人数多,很快便压制住了荷军的火力,占了上风。随着五国联军的大量火炮被调集到海岸,双方火枪对射十几轮之后,五国联军的炮兵开火了。
使用中华帝国的野战炮,对荷军的杀伤力十分强大,荷军伤亡变得越来越大,第一批登陆的五千荷军渐渐顶不住了,死伤一大半后,顿时撤退。
联军此战获胜,大大提高了中华帝国的天启七年式步兵炮的名声。
荷军接连两天登陆行动都宣告失败,并且折损三千多士兵,荷军指挥官卡金卡顿时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一顿臭骂。
五国联军的炮火猛烈,卡金卡事后才想起他们已经获得了来自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顿时感到后悔。
从正面登陆得不偿失,联军早有准备。但联军兵力少,无法防御全部的海岸线,因此卡金卡决定在其他地方登陆,采取迂回策略。
五天后,荷军在巴东登陆成功,约有两万名荷军从巴东登陆,掉头向南攻击巨港。
巨港兵力空虚,只有不足两千人防守。
消息传到联军司令部后,联军于是决定撤退,因为一旦巨港失守,联军的退路和补给就都没了,那样势必导致联军全军覆没。
五月二十八日,联军开始后撤,留下五百守军迷惑荷军。
但荷军早就料到联军要撤退,为了拖住联军,卡金卡于是再一次实行抢滩登陆作战。这一次没有遭到联军主力攻击,只有五百人的守军,又没有火炮支援,根本无法守住海岸。
荷军一下子登陆了一万军队,并迅速消灭了守卫海岸的五百联军,并向班达南邦推进。
联军得知海岸失守,上万荷军追击而来,返回巨港已经没有时间了,而且很可能在野外被消灭。于是联军全数退回了班达南邦城,据守城池。
这样一来,在战略上,联军已经陷入了荷军的包围圈内,失败是早晚的事情。
六月一日,荷军攻陷巨港,联军的后勤补给全部被荷军截获,包括进口自中华帝国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内。同日,班达南邦进入了最惨烈的攻防战阶段。荷军调集重炮猛轰城墙,五国联军誓死抵抗,但已经积重难返。
三天后,班达南邦东城城墙被荷军重炮摧毁,联军知道大势已去,残余不足三千人投降。
巨港和班达南邦两地失陷,加上五国联军的投降,宣告五国东印度公司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上的既得殖民地丢失,被从新赶出东南亚地区。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