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浩楠想想,这样也好。若是捅了篓子,让另外一个身份去顶罪,却是个好主意。
商议妥当,谢逸和刘峰美滋滋的回来了。
他们带回来一个好消息,祖大寿、赵率教和满桂等人一听说邓浩楠需要战马。二话不说就各自捐出五百匹战马来,作为答谢那浩楠的帮忙。
其实,祖大寿他们不缺战马。大明律法规定,每五户家庭须得养一匹战马,供应朝廷。而养马户则只需要按时交出战马,便可以免除赋税。这样一来,养马人多得是,因此明军并不缺少战马。
这从戚家军就可以看出来。
骑兵被视为攻击性兵种,都是在开国时最强盛。因为君王要开疆拓土,可是后来的皇帝,基本上以守土为准。到了明末。更是因为明军主防御,更喜欢用火器,因此整体上对战马的需求少了。
河北是明军战马的主要供应地。很多好的战马都被用来拉火炮,搞了后勤。
单单一个顺天府,东至永平府五百二十里,南至河间府四百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二百四十里北至延庆州百七十里,东南至天津卫三百三十里,西南至保定府三百三十里西北至万全都指挥司三百五十里,东北至古北口二百四十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每年供应战马两万匹。
在顺天府属的刀州县中通州、昌平、大兴、宛平、良乡、房山、凛县、顺义、怀柔、密云、平谷等。州县就供应了一万五千匹战马七万匹其他骡马牛等牲畜。
宋朝不比明朝,宋朝是想战马。却因为燕云十六州给辽占了,贺兰山给西夏占了,因此没地方产战马。而明朝相反,是有的是地方产战马。却不想用战马。
不同的境遇,因为同样的战略防守思想,导致了最后相同的结局。
而祖大寿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朝廷槁赏的银子根本不够分的,因此谢逸他们借机会出钱购买战马。
祖大寿,满桂他们一口就答应了。
很爽快!
是的!
谢逸和刘峰二人显然是吃着碗里的看着盆里的,捎带着盯着锅里的。见祖大寿他们这么好打。于是拿出十万两银子,将他们缴获的战马。连受轻伤的也包括在内,总计一万两千四百匹战马,全部买下。
娘的!
十两银子买一匹轻子用的上等战马,这简直就是在抢劫!
当然,也说明了明军对于骑兵的重视程度太低,或许等到锦州大战时。他们的关宁铁骑吃了甜头后,才会重视骑兵吧!
那浩楠看着谢逸他们牵着一万多匹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