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海和施大宣上前询问,郑一官狠狠的道:“该死的邓浩楠,他竟然从东番岛另一侧走了?”
施大宣愣道:“从另一侧走了?他怎么会舍近求远?绕了一大圈?”
说着,施大宣看向郑一官,又看向黄大海。他心中怀疑是黄大海报信了,可惜又一想那是不可能的,真是活见鬼了!
黄大海心中松了一口气,为邓浩楠躲过一劫感到高兴,这家伙真是够幸运的了。旋即对郑一官说道:“大头领,不若咱们赶快追吧!说不定还能追上!”
郑一官看了眼黄大海,叹道:“咱们一个西南,一个东南,相距几百里,追不上了!”
施大宣突然道:“荷兰舰队司令不是正找邓浩楠报仇的吗?他们船快,不若通知他们一声,说不定能追上?”
黄大海没有吭声,郑一官点点头,道:“好!你快去办吧!”
※※※
这边,邓浩楠浑然不知道他刚刚从鬼门关门口走了一遭。
趁着深海航行的机会,邓浩楠将三百英国海盗和三百讲武堂弟子们进行了混编训练,相互学习对方的航海和作战经验。同时,邓浩楠用英语和汉语教授双方常用的海军术语,以及一套现代海军旗语,使得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交流。
约翰这群海盗们知道他们的主人邓浩楠不是一般的小海盗,这些天他们在小南山海军基地可是见识过了,知道邓浩楠野心勃勃。这给了他们极大的精神支柱,使得他们非常卖力的虚心学习汉语,跟邓浩楠的其他手下们和睦相处。
反过来,邓浩楠这边的讲武堂弟子们,对于洋人海盗很是感兴趣。对他们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经验感到震惊,他们一直以打败荷兰人为目标,此时正是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的好时机,因此磕磕巴巴的学起英语来也是分外的卖力。
没过几天,双方便融洽的打成了一团。
碧海蓝天,一艘西洋大软帆战船和一艘东方传统硬帆战船一前一后相互追逐着。
今天的天气着实不错,风正好是吹往菲律宾的方向。海浪轻轻地拍打着船舷,不时溅起朵朵浪花。
邓浩楠负手立于船头,长长的披风在海风的吹拂下,上下翻斗。身旁代表大明的日月旗帜和跟它并列的代表邓浩楠的海军龙旗,一起迎风哗哗作响。
明朝最初没有国旗,隆庆开关以后,由于对外贸易的迅展,明朝船只按照国际上的标准悬挂了一种旗帜以区别于葡萄牙、荷兰等国船只的国旗,成为当时事实上的中国国旗。日月旗即代表大明的“明”字。